【文档说明】《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4-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4)页,4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2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题目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标解读本节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了解
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判读地图、阅读资料,初步学会综合分析南极和北极的特殊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
族自豪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重点两极的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难点理解人类对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导学案教法问题讨论法、图文资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称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新兴的旅游方式为极地旅游。这里有半夜部落的太阳,步履蹒跚的北极熊,多彩绚烂的极光,悠然自得的北极熊,形态多样的北极熊吸引人民的到来,这个由冰川
海洋天空组成的交响曲吸引人民的到来,2017年我国极地旅游人数达到5500人,仅次于美国。今天我们走进这个神秘的两极地区,探寻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2-二、讲授新课探究一自学5分钟讨论5分钟讲解3分钟探究二自学5分钟讨论5分钟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探究一冰雪的范围,学生自学导
学案1、北极地区指的区域,包括、和北部及一些岛屿,北冰洋被、、三大洲包围,它属于北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的海洋。2、南极地区包括洲及沿海岛屿和陆缘冰,括、、的一部分。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其中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如果不扣除冰层,是世界平均海拔最的大洲,
也是世界上纬度最的大洲。通过了解两极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最大的特征是纬度高。下面小组讨论两极地区的环境。小组合作讨论(1)北极的特征:(2)南极的特征:(3)同为两极,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冷?①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南极陆地储存的热量少。②南极比北极的海拔高,气
温低。(4)特殊的自然环境有没有人在这里居住?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至今无人定居。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存在独特的自然环境。探究二.独特的资源。学生结合课本自学下面内容。1、动物:南极
地区有、,北极地区有、,总体来讲,两极地区动物种类少,数量多。2、植物:南极大陆有800多种植物,包括、、和。3、矿产资源:两极地区的、、资源丰富,南极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4、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资源
以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教师补充: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将会给世界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灾难。学生小组讨论思考:既然两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课本,补充导学
案。学生阅读材料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学生自学课本,补充导学案独特的资源。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既然两极-3-探究三自学5分钟讲解2分钟讨论3分钟当堂检测5分钟小组探讨5分钟水资源?(提示:水的蒸发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蒸发越弱。)探究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目前,俄
罗斯、美国、英国、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断建立起“五站、一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极地科学考察平台,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
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学生完成导学案1、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1)1985年,我国在南极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科考站站。(2)1989年,又在南极大陆建立了站。(3)2004年,我国在北极附近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站。(4)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地区建成了站。(5)201
4年2月8日,我国建成了以泰山命名的站。2、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时间一般选择在2月份?据此分析对北极地区的考察选择在几月比较合适?南半球2月份为夏季,此时南极地区多为极昼,气温稍高,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去北极考察选择7月份。小结:通过板书,对本节课的内容系统起来
。进行当堂测试1、C2、B3、C4、B5、(1)顺时针(2)酷寒干燥多狂风(3)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水资源?学生自学课本,补充导学案极地探险。学
生讨论,积极回答教师问学生回答学生做完后组长讲解。-4-板书设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位置范围→纬度高→冰雪世界2、丰富的资源①生物②矿产③淡水3、极地考察→五站,一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