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节 巴西》教学设计2-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2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巴西》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本节内容知识点多,但容易理解。如果一味的叙述地理事实,会使课堂枯燥。可以利用一些图片以及声像材料,寓教于乐,增强感染力。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的素养。为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内
容做以下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基于初一年级的认识水平,我把它归纳为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两部分来讲,因为学生从前面的知识中已经认识到
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是先学自然环境特征,由自然地理特征推出人文环境特征,这样巴西这节知识系统化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和人口
、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了解发展经济的状况。(3)运用地图和录像,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讨论巴西如何保护热带雨林。2、过程与方法备课时广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人巴西的地
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2、教学难点
: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二、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读图综合分析法、观察法。三、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四、教具、学具准备根据课程标准,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收集巴西有关材料,南美洲政区图,巴
西主要地形区的图片。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以巴西的一些特色图片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习兴趣。(二)新课教学1、学生读图,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半求位置: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纬度位置: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2、大量混血人种的社
会(1)、白种人占一半以上(2)、黑种人约占6%(3)、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4)、还有少部分的黄种人3、多元的文化狂欢节和桑巴舞4、自然环境3(1)、学生通过地图等工具,小组合作,找出巴西的地形地势,气候
等自然环境。(2)学生展示(3)教师总结A、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B、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
广,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六、当堂检测七、板书设计巴西八、结课九、课后反思巴西的地理位置大量混血人种的社会多元的文化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