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细胞2》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1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24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4.2细胞(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显微镜并了解各部分名称。2.学会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3.明白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是倒像。4.会计算放大倍数【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难点:显微镜的正确
使用【教学准备】显微镜、“上”字载玻片、铅笔、擦镜纸、一组不同形状细胞的装片。【教学设计】一、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过细胞,细胞那么小,我们怎么去观察呢?生:借助显微镜。师: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实验室里用的显微镜。二、新课1、认识显微
镜(课本40页,边演示边让学生认识名称及作用)2、使用显微镜(一)安放安放:放在接近光源、身体左前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二)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来源:学+科+网Z+X+X+K]4.调节反光镜
(选择?)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5.标准: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三)放片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其对准通光孔[来源:Zxxk.Com](四)调焦(以“上”为例)(1)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
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接近装片。(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2)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张开,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动“粗”,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
晰为止。(3)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五)观察1.总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2.像的性质: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倒立)3.继续观察,慢慢将玻片向上移,所看到的物像向哪个方向移动?慢慢将玻片向左移,所看到的物像向哪个方向移动?[来源:Z#xx#k.Co
m]【注意】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探究一:视野中出现小黑点的原因?生:猜想1:污物可能在目镜上生:猜想2:污物可能在物镜上生:猜想3:污物可能在装片上生:猜想4:污物可能在反光镜上(不一定正确的猜想)[来源:学科网ZXXK]师:小污点最有可能
在哪,分析时可用排除法。生:若在玻片上,则移动玻片时污点也随之移动。生:若在物镜上,则装换物镜。生:若都没动,则在目镜上。探究二: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A.怎样转换?B.转换后,细胞数目如何变化?细胞形态呢?视野亮度呢?
[来源:Z。xx。k.Com](六)收镜(七)整理实验台(1)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前下降镜筒(2)关掉集光器,垂直反光镜。(3)装入箱子,放在桌子左边。【讨论】(1)观察对象的放大倍数跟什么因素有关?(2)分别将玻
片向上、向左移动,观察所看到的物象向哪个方向移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4)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永久装片。【注意事项】三、小结四、习题巩
固见课件和作业本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