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DOC
  • 阅读 8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73.971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共(4)页,73.97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说课一、教材简析:本课是法律版块的起始单元的第一课,包括:生活需要法律和法治的脚步两目。第一目,教材设计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法律连线”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法律

息息相关。第二目:用了两个相关链接、两个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产生、法治的重要以及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步伐。教材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背景,带领学生了解社会的法治进程,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法律、法治;感受法律对青少年自身的关爱,引导学生自觉

尊崇法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责任感,学会依法办事,同时青少年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树立法律信仰,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就需要青少年不断学习、内化法律知识,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教材最后设计了一个“拓展空间”活动,让学生讲述历史上秉公执法的故事。这既

是对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拓展,又为后面各册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起到统领法律版块学习的作用。法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之一。二、学情分析: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

制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中学法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现状影响,中学生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因

此,必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作为现代公民,理应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掌握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问题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

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五、【教学过程】【一】【国家时政我爱看】学生观看视频《民法总则,关乎你我一生》。引入本课----------《生活需要法律》。选择最新时政材料,运用媒体资源,让学生感

知法律关乎一生。由此引入本课教学,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二】【学习目标我明确】出示目标学生朗读。让学生初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三】【自主预学我能行】出示自学思考题:(阅读P84---P89教材思考下列问题,边读边在教材上划上记号)1、为什么说生活需要法律?(P85---P

86)2、什么是法律?(P87)3、法治的含义、要求、意义是什么?(P87)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以上问题是教材的几个重点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获取。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观,也是生本课堂的核心。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参与

学习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是生本课堂的重要内涵。因此,我把教材中学生容易接受的,通过阅读能够理解的知识让学生独立自学,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四】【交流展示我最棒】让第一组学生代表交流:1、为什么说生活需要法律?学生自学获取的知识,

可能是零乱的、模糊的,错位的理解,不全面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全面的知识。让学生交流展示,既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五】【合作探究我参与】1、【法律和我如影随形】出示教材P85三幅图。2、【帮助老师我积极】学生讨论:(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我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你赞成我的观点吗?3、学生交流:4、出示食品安全的图片并加以解说,然后提问: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

5、学生交流后小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对图片、时政材料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这些材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能直观形象的有效的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传

递给学生。6、【法律连线我最快】让学生在小本上连线。7、点拨小结: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法律连线我最优。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即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是为了理解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伴。【六】【合作探究我参与】1、追寻法治的脚步:出示相关材料。①原始社会②中国的“禹刑”③《汉谟拉比法典》。2、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1)是否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法律?(2)从法律产生的背景可以说明什么?这个题目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

些难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一次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一次知识运用能力的考验。【七】【交流展示我最棒】1、第二组学生交流:什么是法律?2、第三组学生交流:法治的含义、要求、意义是什么?3、【法治中国在路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4、

第四组学生交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5、学生读记:总目标6、【与你分享我乐意】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依法治国的事例?请你与大家一起分享。这里安排交流的是自学中的几个问题,之所以安排在此,是为了使问题出现的自然,使之水到渠成。这里安排

学生分享栏目,意在调查一下学生平时是否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大事。【八】【收获知识我最多】1、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交流后出示知识结构图:3、随堂检测:附后最后检测评学,先让学生收获知识,对本节课知识有个整体印象。检测是对

学生知识运用能的培养和考查。教后反思:1、视频、图片、时政材料的运用,使得枯燥的法律知识生活化、形象化;2、自主学习时间充足,效果较好。3、合作探究的问题一是围绕了重点,二是围绕了难点。教师不能大胆放手学生,课

堂上的活动较多,把握好教学节奏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同时,要随时做好调整,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随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

活离不开法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①是

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②表明中小学生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③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④表明了国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A.人治B.法律C.法治D.利器4、近年来

,我国修改了《食品安全法》,我国政府加强对网络诈骗的监管,打击网络诈骗行为,纠正多起重大冤假错案,这是我国在加强()A.法治建设B.文化建设C.道德建设D.政治建设5、“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句话说明了()A.法律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

国家的B.任何人和组织都必须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C.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D.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的必经之路(二)简答题:1、请你列举四部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2、我

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