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2.103 M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10)页,2.10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四章海洋与陆地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本节有三个标题:气温和气温观测、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差异。三个标题内容是按照知识生成的逻辑关系依次展开,

内在脉络清晰明了。本节课我主要讲前两个标题。学情分析:地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与小学的知识衔接较少,所以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在地理上学有所获。学困点是七年级学生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差。课堂中尽

量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学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气温,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会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2.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说出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其出现的时间,会计算

某地的气温的日较差。3.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及其出现的时间,会计算某地的气温的年较差。4.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注生活2教学重难点学会阅读并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比较法、问题导学。教具准备:多媒体、简单PPT等。教学流程:从学生对气温变化的亲身感受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气温的观测方法,会根据气温资料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最后再加以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眼下正值深秋,同学们每天骑电动车或自行车上下学的请举手,请几位同学谈谈早上、中午、

下午放学时的感受。为什么早晚冷,中午比较温暖?那么,什么是气温呢?学生举手。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畅谈:早上:很冷;中午:温暖;傍晚:较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导入新课,情境自然真切,能引起学生共鸣。感知气温对生活的影响。3出示教学目标早上

气温低,中午气温高,傍晚气温低。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教学环节一一、气温和气温观测设置导学问题学生读书、读图先独立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整合答案,解决疑难。1.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气温,

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2.仪器是温度计,放置在百叶箱里。3、百叶箱如何测气温?4.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分别在2时、8时、14时、20时进通过小组自主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4读图4—2—1,读出该地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数值,并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议一议,如何用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行。5.2时为3℃、8时为7℃、14时为15℃、20时为12℃,该地日平均气温为41215

73℃℃℃℃+++=9.25℃月平均气温=该月天数日平均气温之和年平均气温=12月平均气温之和举一反三,明确方法。教学环节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变化气温在一天当中的变化学生了解气温日变化的概念设置悬念。5二叫气温日变化。猜一猜: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

别出现在什么时候?点拨: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提出读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计算该地气温日较差。学生猜测。活动1: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学生读图回答。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最高气温是14时的温度;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时的温度。31℃-25℃=6℃学会读某

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让学生说、量、算等方法,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过渡气温不但在一天中有变化,在一年内也有变化。6教学环节三1.气温年变化2、出示导学问题:③计算两地气温年较差;④猜想南半球陆地

上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是几月?为什么?⑤北半球海洋上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是几月?据课本第64页表4—2—学生读课本第64页图4—2—3,按照读日变化曲线图的方法完成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①最热月平均气温值是22℃,出现在7月;②最冷月平均气温是-12℃,出现在1月;3、21℃-(-

12℃)=34℃④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⑤北半球海洋上最热月是8月,最冷月是2月。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活动2: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学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感悟海洋与陆地吸热和放热快慢的不同。71,完成济南市的气

温年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①济南市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哪个月,最冷月出现在哪个月?②计算济南市多年平均的气温年较差。③说说济南市气温年变化特点。第一步:横坐标月份第二步:纵坐标气温。第三步:描点第四步: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第五步:写名①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②27.6℃

-(-1.4℃)=29℃③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提高绘图技能。读自己绘制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学会归纳某地气温年变化特点。教学环出示题目:8节四总结本课当堂训练结论:根据某地气温曲线图,可判断该地是位于南半球

还是北半球。学生回答难点突破出示反馈练回顾知识点梳理知识,总体理解本课思路,加深印象9作业习学生回答课后完成反馈学生达到目标吗?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板书设计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工具气温的观测单位方法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最高气温(14时左右)气

温的日变化规律气温日较差气温的变化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及绘制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规律气温年较差南半球10参考书目:1、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教科书。2、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3、星球

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理图册。4、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填充图册。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从生活感知入手,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在畅谈时,兴致很高。教学过程中通过本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是非常理想的。通过课堂练习来看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

将以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本知识进行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是我本节课收获最大的两个方面。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