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5)页,4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内容安排:世界的人口与人口分布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能力培养目标:1、学会利用世界人口统计
数字,绘制人口增长图表。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地区差异。教学方法:读图分
析、推理延伸、比较合作、讨论总结。教学过程:导入:几年之前,老师收藏了一幅比较有意义的图画,今天我就送给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展示图片:<<地球村第六十亿位居民诞生>>,学生谈自己从图片中得到的信息.(世界人口达到了六十亿
)出示课题:<<世界人口>>一、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提示:纵轴、横轴的表示意义.完成表格:人口/亿时间(年)时间间隔(年)10--201860--193010020--3030--4040--505
0--6060--70总结:19世纪以前人口增长慢,19世纪以后人口增长快.分析讨论人口增长加速的原因.人口增长的快慢总要有一个表示,即要用到: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讨论解析出生率,死亡率概念学生计算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印度22.
87.4德国8.310.3尼日利亚39.816.4图示让学生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的三种意义。出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图,学生判断世界各洲人口增长情况:非洲最快,南美洲次之,欧洲最低.结合数据绘制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
示意图.二、人口分布出示两幅城市与草原图片,讨论特点,引入: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该地区人口总数-该地区总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指导方法让学生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国家人口数(人)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A地100000012500B地160000010000出示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总结:2.出示非人口稠密区的相关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总结:3.人口稀少区总结知识:(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巩固训练:(采用小组竞答方式)1、人口自
然增长率是()A.死亡率减去出生率B.出生率减去死亡率C.出生率D.死亡率2、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拉丁美洲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区中低纬度近
海平原地带面积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二人口稀少区(1)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寒冷)(2)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湿热)(3)干旱的沙漠地区(干旱)(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寒)3、世界各大洲的人口
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北美洲B.欧洲C.大洋州D.亚洲4、人口疏密的不同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表示()A.人口自然增长率B.人口密度C.人口数量D.人口增长数量能力拓展: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让世界人口变的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