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节质量的测量》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3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4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江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2016年浙江省“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用表-1-2016年浙江省“提升工程”教学反思一、基本信息区县:金华市开发区学校:金华市苏孟中学姓名:朱若斌任教学段学科:初中科学教学课题:质量的测量授课日期:11月25日授课班级:七年
级(1)班二、对本节课后的一些思考1、质量概念的教学质量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个概念,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商品的商标,或超市购物后打印出来的购物清单,问商标或清单上的“﹡﹡克“或”﹡﹡千克“等字样表示什么意思,由此引入对质量
概念的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用“物体含物质的多少“来阐述质量的定义比较抽象,可以用比较大苹果和小苹果所含物质的多少来引出质量概念。教学时,也可以多举几个事例,如一桶水所含的物质要比一杯水多,一根大木头所含的物质
要比一块小木头多,等等。2、质量的单位的教学对亍质量的单位,可以向学生介绍身边一些物品的质量,或让学生观察一些商品的商标,了解商品的质量,以及了解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质量,以此帮助学生浙江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2016年浙江省“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用表-2-对
单位的大小建立起初步的认识。3、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托盘天平是学生第一次使用的较为精密的测量仪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托盘天平的整体结构,在讲解天平的结构时,要紧密结合天平各个结构的功能,使学生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协调的观念,也可促进学生对天平结构的理解,避免机械的记
忆。要采用边解边操作演示的方法,操作要准确规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作示范。对亍衡量标尺上的刻度尺,应让学生自己观察幵分析最小刻度值是多少。以上只是本节课教学以后的一些思考,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可以提供更好的参考,提高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