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5)页,8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商务版七上地理第一章地球【课型】复习课【课标要求】●能利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经纬图,说出地点的坐标。【教学目标】1.能说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2.学习经纬度,利用经纬度表述位置。3能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描述地球的运动。【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图分析与归纳总结。【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向同学们展示本节的人学习目标。二、导入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引导学生对地球的认识,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自主学习:从课本中找到地球大小的数据。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描述地球的方法:1、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3、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4、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除了以上这些描述以外,我们还常常听到别说到经度和纬度,哪经度和纬度到底是什么呢
?三、从课本中找出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学生分组表述经度和纬度。教师点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赤道以北叫北半球,赤道以南叫南半球。东西半球:东半球:200W度向东到1600E度西半球:1600E度
向东到200W度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练习:从图中读出坐标。四、同学们星辰变幻,日出日落,季节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提问: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说明地球的自转?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提问:地球在公转的现象有那些?
四季变化等。观察自转和公转的图象,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与温度带的划分:因为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接收太阳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把地球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南北
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南、北寒带:南极圈到极点,北极圈到极点。无太阳直射现象,但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五、
练习: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的变化B.太阳东升西落C.各地时间不同D.昼夜更替2、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样B.自转和公转的轨道一样C.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样D.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一样3、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
动叫地球的公转B.9月23日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秋分点C.北半球春分日前后的2、3、4月是春季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4、说说图中各点的经纬度5、下列现象是因为自转造成的是,是因为公转造成的是。A、昼夜更替;B、春夏秋冬季节变化C、各地时间差异;
D、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E、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F、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六、小结:同学们举手发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七、作业:思考:利用身边的例子,形象的描述地球的赤道周长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