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生态平衡》PPT课件-九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ppt,共(37)页,3.46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3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态平衡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范围大气层的下层(对流层):上限10千米的高空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2-3千米深的岩石层(石油细菌)水圈:下限12千米深的海底(
100米左右生物最多)生物圈的形成环境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厌氧型(原始生命)原始大气无氧气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改变环境;环境影响、控制生物进化)而形成的统一整
体。生物长期相互作用O3层形成陆生生物出现需氧型生物出现产生O2并逐渐增多高等生物进化加快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各种食物矿物质适宜的温度水空气人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对生物圈有何影响?1.甲说:人类
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文明,使这个生物圈欣欣向荣。2.乙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危害,人类的活动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你认为目前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有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使这个星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
严重威胁,并且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工业三废排放未来的全家福“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全球性环境问题5.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⑴人类向生物圈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急剧增加;⑵人类向环境排放
的废物超出生物圈自动净化能力。6.环境破坏的表现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垃圾成灾、城市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水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3.人类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和
环境的污染4.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生态系统1、基本概念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物质、能量(连续)交换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非生物
环境生产者主指绿色植物生物群落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微生物非生命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生产者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3、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食物网在一个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分布形成复杂的食物网ABCABCABC结论:营养途径越多,食物链越短,----越稳定AB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和种类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
物网;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动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的输入、输出之间)。•因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在动态的变化
过程中这种动态的变化表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不断的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从无机环境进入到生物群落,又不断地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去。总而言之•阶段性(成熟阶段)•稳定性(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有完整的营养结构和典型的食物链关系)。平衡性(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相对性(相对稳定,经常发生上下波动)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抗污染自净化能力抗干扰自恢复能力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
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反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平衡就越容易维持。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判定依据:1、生态系统空间范围的大小。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3、生态系统中食
物链的条数。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分配。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危机。例如:欧洲移民刚到澳大利亚时,发现那里青草茵茵,于是大力发展养牛。后来牛粪成灾,造成牧草退化,蝇类滋生,只得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才使牧场恢复原貌。讨论:那么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
是什么?是外来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生态平衡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流行病等。黄土高原过去不仅有茂密的森林,还有茂密的草原。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盲
目砍伐森林和滥垦草原,结果植被破坏殆尽,引起水土流失,因而成为一片荒山秃岭。青山绿水穷山恶水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②人为因素:过度采伐、放牧、捕猎等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因素物种的无节制捕杀和物种的盲目引进生物种类的变化环境因素的变化森林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藏羚羊的呼唤垃圾成
灾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我们仍然处在沙尘暴的威胁之下,沙尘暴只是一个符号,真正威胁我们的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蓝色的梦幻般的月亮泉沙漠包围下的月亮泉月亮泉到如今变成了沙漠•到1991年全球受威胁物种的现状地球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中,人口在急剧增长,许多生物的数量却正在急剧减
少,有的成员正逐渐消亡。保护物种资源已经迫在眉捷。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生物,恐怕谁也难以说清,科学家的统计也只能给我们一个近似的答案。而当今世界的生物物种正在一天天减少却是确凿无疑的。地球上每24小时,就有150一200种物种永远告别我们这个星球。一个物种灭绝不仅对那个物种来说是一个悲剧,
对人类来说这也是一个悲剧,而众多物种的灭绝,最终可能造成人类的大悲剧。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如果你是当地的一名官员,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材料1:问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材料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今后鹿的命运会如何?
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3000头,且病弱者
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材料3:1.在一条“植物→雷鸟→猛禽”食物链中,全部猛禽若消失了,则雷鸟的数量会()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保持相对稳定2.天然森林较少发生松毛虫危害,而人造马尾松林却危害很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人造马尾松林抗病能力差B.人造马尾松林
的气候适合松毛虫繁殖C.人造马尾松林成分单一,植物种类少,天敌动物也少D.人造马尾松林叶柔嫩,松毛虫爱吃CC3.如果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几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C.甲→丁D.甲→丙→丁丙丁乙丙乙D温带草
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1.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
___的数量将会增加,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会被破坏。9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人类:请与我们和谐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