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天气》教学设计4-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3)页,5.23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特点。2.记住天气预报的常用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图。3.认识天气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关注我国的各种地理现象及
各类经济活动,养成时常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重点难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2、记住天气预报的常用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图。【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我校本次校运会几副精彩的图片。问:校运会这几天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阴),再问
要是下雨我们能顺利的举行吗?(不能)说明天气对我们的活动影响很大,从而导入课题天气与气候。【展示】展示目标、自学指导自学课本67——70页,完成下列各题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内的具体状态,其特点是()。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态,其特点是()。3、在卫星云图上,
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白色越浓()越厚。4、写出下列天气符号代表什么天气。(见预习指导)【学习新知】(一)天气的概念与特点。(1)通过自学让学生回答天气的概念。(2)关于天气的散文赏析: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
天清晨,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得大雪来。小组交流讨论:从时间上、变化上归纳天气的特点天气:1.短时间的2.多变的(二)天气的概念与特点。(1)通过自学让
学生回答气候的概念。(2)举例:我国海南长夏无冬重庆秀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交流讨论:总结出气候的特点气候:1.较长时间(多年的)2.变化不大(相对稳定)交流讨论活动一:巧学苦练,判断天气与气候教师精讲点
拨: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入手,从各自反映的大气状况的时间长短及变化大小分析,联系日常生活中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理解。过渡: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预先做好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的准备,但不能知道那里每一天的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必须天天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
(三)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符号(1)提问: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看懂天气预报首先要知道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代表什么含义?还要记住常用天气符号。通过记一记来完成学习。讲述:一般用带尾羽的箭矢来表示风向
风力,箭矢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尾羽的数目和形状表示风力,如1根尾羽表示2级风,2根尾羽表示4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则表示风力为8级。活动二:考考你来检验学生对记住常用天气符号的完成情况活动三:我是小小播报员读图以天气预报播报员的身份,预报我国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知识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3)今天我们通过天气预报播报天气,以往人们又是怎样判断天气的呢?引入对气象谚语的了解。(4)由于大气的污染,传统的天气预报内容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还公布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使学生简
单了解这部分内容。(5)展示天气影响生产生活的四副图片,让学生回答这四副图分别是天气影响什么?总结出天气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启发学生我们要学好天气与气候来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随堂练习】1、看下面哪些是描述天气或气候
的词语终年炎热暴风骤雨长夏无冬雨过天晴雷电交加2、下列天气与图中所从事的活动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见预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