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生物的遗传》教案 (2)-九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doc,共(5)页,7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3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1生物的遗传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5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往往是从认识生物的性状以及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因此,这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具体内容为:性状和相对性状,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
象。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对生活中的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也能够辨认,但缺乏理论基础,因此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生物学方面的正确解释。另外,经了解,虽然初三学生对一些知识点很清楚,但课堂表现却不太活跃,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多采用
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并结合教师的指令语言让学生参与到最开始的活动中,当他们逐渐感受到课堂的轻松愉悦时再主动地参与到其后的活动中,通过一个个的活动,学生自主总结主动获取知识,最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
的。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①举例说出一些遗传现象;②说出遗传、性状、相对性状和基因等概念的内涵;③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④说出基因的主要功能和传递途径;2、技能目标①尝试调查父母的一些身体
特征;②模仿进行遗传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遗传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特别是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等生物学前沿研究与高端技术产生兴趣;②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生男生
女的问题。重点和难点重点①遗传、性状、基因的概念;②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③基因的传递途径:④性别决定机理。难点①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②基因的随生殖而传递的过程;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
,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见书本:调查前教师应注意: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
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章引言讲述:生物通过生殖产生新个体,新个体有些特征与亲代相似,有些特征与亲代不同,这与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节引言指认爸爸
讲述: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播的非常火热,爸爸跟他们的孩子长的都十分相像,引入。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都说明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遗传的概念在调查表中记录自己的相应的身体特征。思考所展示的讨论题。在小组内部,相互交换观点,并展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
据。小组间交流。判断:一些现象是否属于遗传。观察:观察分析课本第123页上的调查表,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一些身体上性状。(可在课前进行)讲述:我们在课前对自己和自己的父母作了一个关于身体特征的调查。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分析自己调查的结果。投影展示讨论题:1、除了表
中列举的几种特征以外,你与父亲和母亲还有哪些相同的特征?2、生物中的遗传现象很多,请你再举一些事例与同学进行交流。参与小组讨论。组织小组间交流。引导归纳遗传的概念。提问判断题:1、小军和他爸爸都穿牛仔裤;2、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了玉米;3、父子两个都是短头发;4、小张和他妈
妈在脸上都酒窝;5、一只母山羊生了四只小山羊。6、小明与小明的爸爸学习都很刻苦;学生讨论后回答介绍: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讲述:所以遗传也可以这样界定,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相似的现象。提出问题:人的着装属于性状吗?为什么?性状的
概念观察插图5.1.1生物的性状。提出问题:人的身高属于性状吗?为什么?判断:一些有关性状概念的判断。介绍:人的肤色,眼睛的大小,眼皮的单双,身材的胖瘦,虹膜的颜色,手指的长短等都是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这些特征都属于性状。人的血型、人的听力、血压等都是生理方面特性,属于性状。遗
传物质思考所展示的讨论题。小组内交流观点。小组间交流。思考与展示的思考题。小组内部交换观点。小组间交流。投影展示思考题:为什么生物体父代与子代会有相似性状呢?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参与小组讨论。组织小组间交流。在小组讨论的结
果上加以总结染色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介绍:同一物种染色体的数量是相同的,不同物种染色体的数量一般是不同的,比如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为23对,兔的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番茄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提出问题: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体,其中前2
2对染色体叫做什么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叫做什么染色体?提出问题:人类的染色体共有几种?男性的第23对染色体的组成怎样?女性第23对染色体的组成怎样?提出问题:就性染色体来说,男性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类型?女性所产生的卵细胞有几种类型?提出问题: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方式有几种?具有这两
种性染色体组的后代的性别分别是什么?投影展示思考题:1、男孩子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都来自父亲吗?女孩子的X染色体只来自母亲吗?2、父母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可能性一样吗?基因的传递过程观察插图5.1.3基因在亲代、子代之间传递示意图。思考并回答基因的作用。提出问题:染色
体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投影展示染色体的结构。讲述:染色体是由一个DNA分子和多个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DNA叫做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图示DNA分子上的基因。并列举数个基因,可以说基因的本质就是DNA片段。提出问题:那么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呢?介绍基因的定义:遗传物质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它是DNA分子片段。讲述:一个染色体上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因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
是成对存在的,成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并且成对的基因决定一个性状。讲述:生物性状的遗传归根到底是由基因在亲子代传递引起的,基因一般是存在于DNA分子上,而DNA主要是存在于细胞核中
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传递是随染色体而传递的。课堂小结学生自学阅读资料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学生完成答题,学生举手回答阅读课本P127页: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水稻基因组研究挑战任务:以画图的形式正确表示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并用多媒体投影出学生的答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看谁学得多,答得又多又快,其它同学补充说。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一、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叫做生物的遗
传。二、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三、遗传物质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四、人类的性别决定1、人类的性别由染色体所决定人的体细胞中有22对常
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2、性染色体有2种——X和Y染色体3、性别决定XY——男孩XX——女孩反思:本节课设计思路:以爸爸去哪儿的图片引入,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出遗传概念,通过课前布置的任务,找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性状异同点,通过对四个问题的讨论引出遗传物质,只是四个思考与讨论,对学生
来说难度难以把握,所以在此环节得多预留几分钟时间,由此引出本节的重点内容--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并穿插生男生女的秘诀,再次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以学生阅读人类基因组计划来结束本节新授课内容,后面通过练习来加以巩固,并预留几分钟让学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