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环境与健康》学案-九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doc,共(2)页,6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3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学案4.6健康与环境(第一课时)——传染病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2.知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流行的三个环节、预防的一般措施。3.认识几种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技能目标】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环节的分
析,提高学生预防传染病的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合作精神。【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3、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
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采取的相应的预防措施。教学难点:会区分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及流行的三个环节,了解和关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知识梳理:1、传染病是由_______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
_、____________的特点。2、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3、传染源是指能散播__________的人或动物。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练习:1、某地传染病流行,当地防御部门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请分析这些措施各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染途径C保护易感者(1)管理好粪便,进行水源消毒()(2)将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深埋处理()-2-(3)不让病人家属探
望住院的传染病人()(4)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要集中销毁处理()(5)在国家边境设卡检疫,不让患传染病的人畜入境()(6)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7)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病原体的是()A.寄生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B.受甲肝病毒污
染的毛蚶C.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D.引起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3、每年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当家人出现流感时,下列措施中没有作用的是()A.对病人隔离治疗B.用醋蒸气消毒房间并注意开窗通气C.对家中其他人服药预防D.消灭家中的蚊子和苍蝇4
.医院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角度分析是为了()A.使用方便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5、我省曾发生了较严重的手足口病疫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以下事实中,与该病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无关的是()A.病原体为多种
肠道病毒B.儿童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弱C.可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等传播D.大多数患者及时治疗即可康复6、曾在全球爆发并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病。为防止此疾病大面积传播,发现有发热症状的疑似患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此做法属于此类疾病预防措施中的。五、课后作业:1、策划一次预防秋冬季呼
吸道传染病的宣传活动2、调查一种传染病:什么时候的发病率最高,并向同学们提出你的预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