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1《自然界的电现象》教案1-八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docx,共(4)页,508.16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2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然界的电现象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基础一般,所以教学内容设置比较简单易懂,不做深入研究二、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的电现象;2、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3、
了解电荷的种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探究电荷间作用规律时,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5、通过实验加深对电的兴趣三、重难点:重点: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索四、用具:30cm直尺、细纸巾条、纤维毛巾、泡沫碎和小
纸巾片、气球、泡沫1号、泡沫2号、泡沫片、塑料袋、塑料丝五、教学过程:1、引入:由东汉时期王充“顿牟掇芥”现象引入,解释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芥籽,师:今天,老师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小魔术2、教师演示实验一:神奇的塑料尺(30cm直尺、细纸巾条)在展
示台上先用尺子和细纸巾条接触,并不吸引;让直尺与头发摩擦,再接触,吸引细纸巾条,如图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这现象是由于什么而产生的?得出摩擦和吸引小物体这两个关键字。从而得出静电现象的概念3、学生活动一:体验静
电现象实验后,教师总结实验中的一些小问题,并阐述:发生了静电现象,就说物体带上了静电。并得出:这种产生电的方式——摩擦起电4、师:为什么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电呢?复习原子的内部结构并用构造图加以阐述,得出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结论师:每个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束缚能力弱的会怎样,强的又会怎样?得出:摩擦生电,只是电子的转移,并没有产生电荷5、师:若失去一个电子,我们就说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若得到一个电子,我们就说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从而得出:摩擦过程中,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的总量没有发生改变,电荷始终是守恒的。6、师:当两种物质
摩擦时,由于我们很难区分到底那种束缚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那种束缚能力强,得到电子带负电,就人为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那么正负电荷之间有什么作用规律吗?老师查阅资料知道,用塑料袋摩
擦过的泡沫带正电,用头发摩擦过的泡沫带负电。我们今天就利用泡沫和塑料袋来探究下。教师演示实验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让泡沫1号和泡沫2号都与头发摩擦,把泡沫2号立于实验台上,拿泡沫1号轻轻靠近,一定要轻轻,不要有风
,观察泡沫2号的倒向方向,看两个泡沫相互如何?)如图师:描述看到的现象,泡沫1号和泡沫2号都与头发摩擦,他们所带的电荷种类?生:相同师:这说明?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得到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7、师:要让泡沫带上同种电荷,除了和头发摩擦,还有什么方法?生:都与塑料袋摩擦师:同学们模拟老师
刚刚的实验,一起来验证下学生活动二:验证同种电荷相互排斥8、师:既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那异种电荷呢?请同学们用1号泡沫和头发摩擦,塑料袋和泡沫片摩擦,来看一下是否如你猜想。学生活动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边做边提出:如果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呢?)得到结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能吸引不带电物体(
静电现象)9、教师演示实验三:有趣的塑料丝师:老师来做个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现象,并小组讨论原因。巩固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泡沫薄片10、看一看:视频任性的头发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头发带上了同种还是异种电荷?是如何带上的?师:金属球上的电荷通过接触,转移到了头发上,使头发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
斥得到结论:什么是接触起电11、解释验电器原理,接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教师演示实验四:验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