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3-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4)页,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课题】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课型】新授课【课程标准】掌握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降水,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气象部门对降雨等级的划分规定。2.绘制“宜昌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分析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3.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学会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重点)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当堂评价。【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视频资源《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父子》导入新课质疑:1、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父子时,突然天降大雨,真的是天意吗?2、如果不是天意,为什么会降雨呢?过渡语:今天我
们就进入降水的学习,看能不能解决大家的疑惑。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降水、降水的形式有哪些?形成降水需要哪些条件?学习新课:一:降水的形成条件1、学生自学教材,了解降水的概念,降水的形式。2、教师补充讲解降水形成的条件。3、小组合作探究: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父子时,满足哪些降水的条件?过渡
语:我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了解了降水的概念、形式以及形成降水的条件,哪如何测量降水的大小呢?二、降水量的测定1、播放《降水量的测量工具》,了解测量工具。2、出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天气符号,让学生回顾天气符号的知识。3、图示降水量的分级标准,了解天
气预报中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的标准。过渡语:降水的变化和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降水不一样。一般某一地点降水时间上的差异我们用个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三、降水的季节变化1、引导学生绘制某地降
水量柱状图,并指导判读。2、学生活动:分小组绘宜昌市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降水规律。(教师给出家乡宜昌多年月平均降水量)3、各小组展示绘制作品,师生共同评点。小结:绘图首先要准确,根据数据,取合适的刻度是关键;其次是美
观大方,可用不同的颜色来填图,鲜明地表现降水量的变化。4、观察几幅降水柱状图,归纳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四、降水的空间分布1、回顾什么是等温线,引出等降水量线的概念。2、引导学生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地形雨的模拟图”,归来降水空间分布的“四多四少”规律。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
论:①总体趋势: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当堂演练:课件出示8道试题,检测学习效果拓展延伸:1、通过视频了解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的
形成。2、思考我们家乡主要是哪一种降水类型?板书设计: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差异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降水的测量:雨量器、盛雪筒、量杯降水的季节变化:绘图、判读降水的空间变化:判读世界降水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