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4-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5)页,91.36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气温的变化和差异(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说出某地一天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
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气温观测,培养气象观测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自学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具准备;多媒
体图片、温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帮扶学生活动1.请一学生模拟天气预报播音员,播报当地今天的天气状况。2.天气预报中两次提到了气温,分别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你知道气温是什么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又分别出现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吧!一学生模拟播报;其他学生听到模拟者的播报。•讲授新课气温和气温观测教师帮扶学生活动1.让学生阅读课本P62第一、二自然段,完成(1
)、(2)、(3)题。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测量气温时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阅读课本P62第一、二自然段,完成:(1)我们把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2)气温是用放置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3)通常,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一3.教师强调三点内容:(1)熟悉温度计刻度;(2)视线与水银柱顶端处在同一平面上;(3)屏住呼吸,勿使头、手接近温度计的球部。5.请学生观察课本62页图4-2-1“某
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图”,读出该地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数值,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说出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6.请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日平均气温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组织讨论,巡视指导)。7.找小组代表回答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
法8.话题承转:气温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炎炎夏日,人们容易中暑,深冬寒潮使作物减产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学生阅读课本P63“气温的观测”后回答。读图并计算。(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大约分别是3℃、7℃、15℃、12℃.日平均气温约为9℃)。(日
平均气温=一天内观测到的气温相加÷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1.(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相加÷当月天数2.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相加÷12)过度:在生活中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一天之中不同时刻气温不同,一年之中不同季节和月份气温也有显著差异。这说
明气温随时间而(变化)气温的变化教师帮扶学生活动1.请看下图”:(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读图思考)。(1)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曲线代表什么?(2)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3)读出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
,并计算二者的差值。3.引导学生归纳气温日较差的计算方读图观察,依次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1)认识坐标轴:横坐标轴表示时间(24小时),纵坐标表示气温,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2)找到
最高温和最低温: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3)读出气温最高值约31℃和气温最低值约25℃,二者差值:31℃-25℃=6℃。法。4.话题承转:气温的日变化用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来表示,那么,气温的年变化用什么图
来表示呢?5.指导学生读课本64页图4-2-3:北半球大陆上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6.请学生读“北半球大陆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结合日变化曲线图的读图方法和读图思考题,让学生自行读图,教师巡视,最后进行读图小结。7.提出思考题:
为什么强调“北半球、大陆上”?(说明南北半球的气温年变化不一样。海洋和大陆上的气温年变化也不一样。)8.指导学生阅读P64课文,并找出北半球海洋上最热月与最冷月出现的时间,这和大陆上的气温值有什么区别?1.巩固练
习A是半球的气温年变化曲线B是半球的气温年变化曲线话题承转:通过气温曲线图我们不仅知道了同一地区的气温变化特点,还知道了不同地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称作气温日较差。参照气温日变化图得出年变化
应该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来表示。积极思考、尝试回答。学生自己读图或是同位之间互读,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学生代表回答后由学生进行小结:(1)认识坐标轴:横坐标轴表示时间(12个月),纵坐标表示气温。(2
)找到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及其出现的月份:一年之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3)计算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气温差,称作气温年较差。学生在课本上将时间标注下来,并回答:北半球海洋上最热月出
现在8月与最冷月出现2月。比大陆上晚了一个月。回忆并思考七年级地球公转部分得出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结论(即北半球的夏季正是南半球的冬季)。因此推出,南半球陆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即是北半球最冷月平均气温)出
现在1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8月。学生读图回答区的气温变化规律。可见,气温曲线图的重要性,那你知道它是如何绘制的吗?气温曲线的绘制教师帮扶学生活动1.根据课本上的活动题,依据表格中的资料,按照提示的步骤,鼓励学生
绘制该地的气温曲线图,并分析回答问题。2.展示绘图:学生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巡视,然后,展示个别学生的曲线图(绘制规范的和绘制有明显问题的)。简单评述后留下时间让学生改图。3.形成绘图步骤: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4.根据自己绘制的气温曲线图,出
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济南市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那个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那个月?(2)计算济南市多年平均的气温年较差。(3)说说济南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1.动手绘图:学生根据表格中的资料,按照提示的步骤,绘出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2.修改绘图:学生参照教
师展示的问题图和规范图,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积极动手改图。(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对照)3.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绘图过程,回顾自己的绘图顺序,经小组讨论后,形成绘图步骤。4.观察自己绘制的气温曲线图,遵照前面气温日变化
的读图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济南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2)济南市多年平均的气温年较差是29℃(3)济南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气温年变化大(气温年较差大)六:板书设计气温的变化和差异含义气温观测日变化变化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