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八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DOC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5.407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光的折射》教案-八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光的折射》教案-八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光的折射》教案-八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docx,共(4)页,15.40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1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3.能说出光的折射的特点。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

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2难点:了解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一、观察课文图2.2.1和2.2.2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多媒体出示)。活动:1.教师出示一只碗,

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21cnjy.com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21·cn·jy·com二、讲授新课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人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绅木棒作法线

。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均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2·1·c·n·j·y2.通过演示,研究光的折射情况①教师用“全反

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在画出入射光线,然后让学生画出不同入射角的折射光线.(如图6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人射角都等于零,即方向不改变。(在黑板上板书)教师补充讲述,如果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水晶等一些透明介质中时,情况和上述相同。②再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和垂直射入空

气时的折射情况。先让学生小结,然后教师再给出结论,并板书。比较①、②的情况。教师指出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在图6—1中用反向箭头标出光路。师生共同小结光的折射规律。3.丼例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分

析课本图2.2.10所示的现象。画出光路图,教师解释池底变浅的原因。强调:人看到池底是因为池底射出的光经过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射来的。所以池底好像抬高了,也就是变浅了。需要指出:人们看到地底的A’点是A点的虚像。

回顾本课开始同学们观察到的第一个现象:碗底加水后变浅。其道理和上述一样。三、小结本课内容。讨论实例。完成课文中的练习1.本课主要内容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应用它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2.让学生课内完成课文后的练习。请学生自己

回答、订正。3.回顾本课开始学生观察的第二个现象。组细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小结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四、作业本节后练习第1、2、3题。(四)说明1.本节教师演示较多,要注意让学生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以加

深对折射现象的印象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引入课题的实验器材,要用碗不宜用杯子,避免解释的麻烦。筷子要斜插入水中,学生从侧面观察效果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本节演示器材较多,重点是观察折射时的光路。为保

证观察效果,最好在实验室上课,并且要3.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做每个演示实验前要提醒学生观察什么。实验完,教师不急于讲解,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然后教师再补充、小结。当然应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21教育网4.运用折射规律解释现象,学生会

有一定困难。教师应注意示范引导,边画光路图边分析解释。应强调:人眼看到物体是该物体射出的光进入人眼,而且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进入人眼的。www.21-cn-jy.com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