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4-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3)页,4.08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对于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只掌握了地图的要素,现在就要判读一张张等高线地形图,还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如果能让学生先了解一下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做铺垫,再读懂每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就容易多了。•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采用故事分享法、实物演示法、现场
作图法、师生共同探究法来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堂课的可操作性强,希望能够展示和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教师及时的评价与鼓励,有效的指导,增强学生挖掘知识的信心,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陡崖等。•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学习判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别等高线图上的不同地形。*教学难点等高线图上地形的判读。*教学方法故事分享法、实物演示法、作图法、读图分析法、探究归纳法*课前准备自制纸折山脉、大土豆一颗、刀具*教学过程1、用与老师比身高导入新课利用老师的身高优势,问学生是否敢于来比身高,且还要比赢。激发学
生大胆创新的意识。可以站到板凳上比老师高,也可能没有学生敢上来比。老师识情况来操作,并引出海拔。提出问题:测量一个地点的海拔以什么作为基准点?2、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要求学生掌握概念并会估算3、用上山打探敌情(偷袭)的小故事来激发
学生的想象力。并承转至绘制体现山体四面全貌的平面图——等高线图的学习。①让学生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老师先作图,然后用土豆实物演示等高线图的绘制原理,体会等高线的概念②读图分析等高线的特征,师生一起探讨归纳:同线
等高同图等距线密坡陡,线疏坡缓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老师现场作图,让学生观察。分三组进行,山峰、盆地一组,山脊、山谷为一组,然后是陡崖。②让学生观察每组图上等高线的异同,然后总结归纳其特点。③老师对
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与鼓励,并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解析与指导。④教会学生判读等高线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特别注重山脊、山谷难点的突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5、老师做简短的课堂小结,期待下次课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