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北京相关景点介绍-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2)页,1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
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故宫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故宫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
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
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中间有墙相隔。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自永乐七
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
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随后成为震惊世界的
重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