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自主学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2)页,20.27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贵州省的位置、范围。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贵州省地形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4、能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
采取的有效措施。学习流程学法指导一、自主学习1、贵州地处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地形以、为主,地貌广布,地表。2、贵州属气候,,湿润多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3、贵州的主要河流有、北盘江
、等,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4、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由于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现象。5、近些年来,贵州有时发生严重的,有时出现、等灾害性天气。6、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
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等。同时,贵州还积极推进、、的建设。7、贵州的石漠化治理:一是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二是重点发展林草业;三是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如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8、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P96-P97):(1)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设施;(2)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批。(3)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二、合作学习1、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
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2、想一想,贵阳夏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有人说,“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贵州“寒暑适中”的气候特征。你认同这一说法吗?4、课本P94活动题
认真阅读课本93-98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各小组认真讨论完成合作学习部分。三、反馈练习(单项选择题)1.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山地、高原2.贵州省的主
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D.降水稀少,温差大3.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A.长江B.嘉陵江C.岷江D.北盘江4.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B.洪涝灾害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四、知识链接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
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
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有3类:1.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2.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3.
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
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
、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