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阳光的组成》教案-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docx,共(2)页,12.47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9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节阳光的组成教学目标:(1)知道阳光的色散现象。(2)会说出可见光谱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教学重点:阳光的色散现象。教学难点:红光与紫光偏折程度的大小。教学过程:①:学生活动,观察阳光的
色散现象。学生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例子可说明白光能变成几种颜色的光?③:学生小组讨论,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能否变成白光?并演示。④:学生课外活动,制作彩虹或色陀螺或圆环虹。引入:雨后彩虹、CD上的色彩等图片提问: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颜色来自哪里?答:阳光的照射过渡:阳光又是怎么样组成的?我
们今天来研究这个问题演示1:阳光经过棱镜后发生的色散现象板书:阳光经色散后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这就是色散现象。指出:阳光是复色光,如蜡烛火焰、白炽灯;而其他的色光再经过棱镜不能再发生色散的光是单色光。示意图:
白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的各种色光都向棱镜底面偏折,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演示2:色散后的各色光再复合成白色光证明: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事实。练习:P90二、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
外线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同彩虹色彩的排列顺序)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形成的光谱叫做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之外还存在大量不可见辐射。在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红外线。任何物体在比它温度低的环境里,都会发生红外辐射。如黑色
石头在阳光下晒得烫,既说明了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也说明黑色物体正在发出不可见的红外辐射。在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紫外线。阳光是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做组成。图片:红外取暖器,自动门或监视器的红外传感信号源活动:自制彩虹小资料:太阳辐射谱。三、红外线和紫外
线的作用(学生看书归纳)可见光的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红外线的作用:热作用、提高温度、紫外线的作用:杀菌思考与讨论:P93小资料:P93视窗:响尾蛇与导弹P94阅读:物体的颜色P94三个相交的圆分别图上品红、黄和青,相交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小资料:彩色电视机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