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3)-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32.500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3)-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3)-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3)-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doc,共(5)页,1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9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水的三态变化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水的三态活动,知道水在自然界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2.通过认识水的性质活动,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一些科学术语(沸点、熔点、熔化、沸腾、凝固、液化、升华和凝华)及其各自的定义。3.通过应用科学术语活动,能

选择适当的使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日常现象,强化应用科学术语的意识。4.通过用粒子模型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理解引起水的三态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表达交流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水的三态变化。2.用实验数据

来说明冰熔化或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不变,知道熔点和沸点的含义。3.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难点】1.正确使用科学术语描述日常现象中水的三态变化。2.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三、教学准备【器材】活动一:水、冰块、烧杯、多媒体影像播放器实物投影仪活动二:碎冰块、热

水、温度计、漏斗、烧杯、铁架台和铁夹、电子停表、酒精灯、平底烧瓶、带孔铁片、石棉网、玻璃片(或瓷砖、镜子)、三脚架、坩埚钳活动三:实物投影仪活动四:实物投影仪(或电脑)【资源】工作纸、图片(或水的三态变化粒子模型FLASH课件)、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影像资料、水的凝华(

制霜)实验录像四、内容组织【教学流程】活动一认识水的三态活动四用粒子模型解释活动二认识水的性质熔点沸点凝固点熔化沸腾升华、凝华液化凝固活动三应用科学术语【活动设计】活动一:水的表现形式分类活动目标:1.观察中辨认自然界中水的不同

表现形式,并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2.按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辨别水的形态,并给水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类,认识一些常见水的表现形式属于哪种水的形态。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欣赏自然界水的不同表现形式,形成研究兴趣。

◆说一说画面中各种水的表现形式。◆在讨论交流中给水的不同形式进行水的三态的分类,并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说说自然界中这些水的表现形式是怎样形成的。或利用“工作纸”第二部分,交流对水的性质的认识。反映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性质的经验和认识。◆教师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展示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唤

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直接从形态上归纳出水的各种形态,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分类的目的是让学生确认或学会辨认水的各种表现形式所属的物态类别,尤其是“气态水”的正确识别,这样利于接下来学生学习和正确使用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术语。◆应鼓励学生应用对水的性质

小学或生活中已有的知识来描述自然界水的表现形式的形成,这样教师可以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后面几个活动的应有指导程度,对各类学生开展分层指导。(最好教师在课前能对学生在不同小学对水的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活动

二:认识水的性质活动目标:1.从冰的熔化实验中,知道熔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熔点的概念及一般冰的熔点是0℃。2.从水的沸腾实验中,知道沸腾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

道沸点的概念及一般水的沸点是100℃。3.通过实验条件的分析讨论,知道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水需要吸收能量才能沸腾。4.通过观察水的液化,知道液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5.通过水的凝固家庭实验的回顾和分析,

知道液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6.通过录像观察到的现象的分析交流,知道凝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7.通过阅读,举例,知道升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写出水从固体到液体的变化名称,知道科学术语“熔化”

。◆小组进行“熔化”实验:观看书中装置图,讨论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小组进行“熔化”实验,记录数据。◆交流现象、数据及分析数据,知道熔化过程和熔点的定义,知道一般冰的熔点是0分析某些小组数据异常的原因。

经过讨论◆写出变化名称,会出现“融化”、“熔化”、“溶化”,把学生的思维、原有认识暴露,告诉“溶化”是错误的写法。其中“熔化”是这一过程的科学术语。在此活动最后,关于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后,学生对为何是“

熔化”而不是“溶化”会有更好的理解。◆实验前教师要设计注意事项的讨论,让学知道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小组用温度计熔化后烧杯中水的温度。学生知道只有完全熔化成水后,温度才能上升。(当然这一步骤也可以不做。)

◆小组进行“沸腾”实验:根据开展“熔化”实验过程,开展实验,知道沸腾、沸点和水的沸点,讨论得到水需要吸收能量才能沸腾。◆小组进行“液化”实验:根据书中的实验步骤和装置图开展实验,用手测试玻璃片的初始温度、沸腾水的烧杯口水蒸气的温度,按照书

本步骤(b)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知道水遇冷液化及液化这一科学术语。◆课前按照课本进行“凝固”的家庭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课堂交流实验现象,知道液体遇冷变成固体的凝固现象。知道凝固这一科学术语。◆阅读书本,知道凝固点的定义以及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观看录像“

制霜”实验录像,了解实验过程。讨论“冰霜”形成中,知道凝华这一科学术语及含义,例举生活实例。◆知道升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含义,并例举生活实例。生明明白白做实验,有序有目的的开展实验。◆实验前尽量用蒸馏水制作冰块。教师对实验室的温度计

最好在课前进行测试,尽可能减少由于温度计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一般3、4分钟左右就可测得熔点,记录10分钟足够。按书上记录15分钟学生会失去耐心,后面教学时间也会过于紧张。◆对于冰的熔点是0℃、水在100℃沸腾的知

识,有些学生在小学时就有这个知识,但是实际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是很难测得这个数据。因此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如实记录、交流数据,然后再与学生交流分析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烧瓶上的带孔铁片的作用是防止水过快减少影响沸腾实验,可用燃烧匙上的配套铁片或用纸片等代

替。◆用手分别测试玻璃片和水蒸气的温度,是为了直观体验到“遇冷”的条件。◆其实沸腾冒出来能看到的“水蒸汽”并非真正的“水蒸气”。这里可以不作说明,但如果有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必须说明解释。◆由于完成熔点和沸腾实验所需的时间较多,所以课堂

上没有多余时间再安排“制霜”学生实验。但是这一实验非常直观,也很神奇,学生也会很有兴致。拍成录像观看,可以直观观察到现象,节省时间,也弥补演示实验观看范围小的问题,同时录像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和一些注意点和解释可以便于学生在拓

展课上进行拓展实验。(录像中要强调说明冰盐混合物温度较低,注意防止被冻伤,一般不建议作为学生家庭或课外实验。)◆“制霜”实验参考资料:在杯中放入一些冰,再加入30%食盐,温度可降到—20℃左右。选用深色杯做实验,可以使外壁上的霜

看得更清楚。如果把一个盛有一些水的食管插入冰盐混合物中,很快还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凝固结冰的现象,在试管中放入温度计还可以测水的凝固点。(建议在拓展课上进行这两个实验。)活动三:应用科学术语活动目标:1.

分析并运用所学的科学术语完成水的三态变化关系图的填写,系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2.通过选择恰当的科学术语解释实例活动,进一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科学属于的意识。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小组交流:观察,分析学习重点中的图,理解箭头的意思

。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选用水的三态变化科学术语填入图中的相应位置,系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运用科学术语,完成“工作纸”第三部分中自然界中水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形成。◆应指导学生理解图中箭头的含义。◆指导运用活动一分类结果来分析并正确运用各科学术

语描述。活动四:用粒子理论模型解释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目标:通过画水的三态粒子模型图,分析三态变化时能量、粒子运动和间隙的关系,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回忆物质三态的粒子模型,分别画出冰、水和水蒸气的粒子模型图。◆结合书本内容(或FLASH课件),运用受

热时,吸收的热量转化为粒子的动能,引起粒子运动加快、粒子之间的间隙增大等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利用“工作纸”第四部分,课后小组画出模型,组织语言,用粒子模型解释遇冷时水的三态变化。◆尝试解释为什么冰的熔化

或水的沸腾虽然在吸收了外界的热量,但是温度不变。◆帮助学生回忆物质三态的粒子模型。◆在“上海教育资源库”上可以找到“水的三态变化的粒子模型”FLASH课件。◆最后这个解释针对能力较高的学生,这只有在理解了粒子理论基础上,分析才可得原因。一.说一

说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化身,并根据存在状态分类:固态:液态:气态:二.写出你已知道的一些水的性质:如:水的密度是1克/厘米3我们小组还知道水其它小组还知道水三.辨别并写出以下日常生活现象中属于哪种水的三态变化(用科学术语描述)。1.下雨:2.冬雾:3.下雪:4.洗完澡浴室四

周的墙壁上的水珠:5.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我们小组也例举一个日常现象,比如,考考小组,请问这属于哪种水的三态变化吗?(答案是)。四.在实线方框中画出水蒸气和水的粒子模型,并尝试在虚线方框中用粒子理论解释液化现象。小组成员:()()()()(括号中填写小组成员学

习情况的小组互评)水蒸气的粒子模型水的粒子模型粒子理论: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