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存在》(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35.500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空气的存在》(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空气的存在》(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空气的存在》(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doc,共(3)页,13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8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空气的存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介华师大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第一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空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与我们人类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息息相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但看不

见,摸不着,尝不出味道。本课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空气的存在,实验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空气的成分,保护

大气作下铺垫。设计流程创设学习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空气有质量。(2)知道大气压的存在以及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能自己设计简单实验去说明空气有质量,,(2)能用简单的实验

演示大气压的存在(3)能列举几个大气压与生活现象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意识到实验是探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2)培养学习中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教学难点及重点1.空气有质量,设计实验方案探究

空气是否有质量。2.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教学器材打气筒、杠杆、带气嘴的饮料瓶(两只)、易拉罐、牛奶瓶、水槽、一次性杯子(其中一个底部打孔)、塑料片、小吸盘、酒精灯、镊子、火柴、鸡蛋、酒精棉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小魔术“瓶吞鸡蛋”展示:一个鸡蛋和一个牛奶瓶,鸡蛋的横截面积比瓶口大,鸡蛋能够完整地进入瓶中吗?(操作:将点燃的纸条放入牛奶瓶内,迅速将鸡蛋放在牛奶瓶口,鸡蛋会缓慢地被吞入瓶中)观察思考

(学生:鸡蛋为什么会自己落入瓶中呢?)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对空气存再问题的思考引入新课提问:是什么力量把鸡蛋压入瓶中的?学生:是空气/是大气压启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解释未知现象,培养学生

的知识迁移能力设置问题,实验探究问题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尝不出它的味道,我们如何感觉空气的存在呢?(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空气存在的实例。)学生回答(人的呼吸、风、可以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燃烧需要空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解决学生想知道的问

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问题2:空气作为一种物质,它有没有质量呢?(要求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空气有没有质量,设计

时可以在学历案上用简图画出实验方案)预设学生设计方案:用天平称出充气前气球(塑料袋)等的质量,充气后再次称量,比较前后两次的称量结果。提示:能否用一个充气前后体积变化不大的容器进行测量?(这时出示课本上的实验器材就水到渠成了)演示实验①充气前将两个塑料瓶挂在杠杆两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

水平平衡;②取下一只塑料瓶打入空气后,再挂回杠杆的原位置,观察杠杆是否还能保持平衡。汇报、交流、分析实验方案分析:在进行对比实验是应该注意什么?在这个实验方案中存在几个实验变量?(学生会想到气球充气前后气球的体积也发生了变化)结论:空气有质量过渡:据计算,地球附件

的空气质量非常大,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的作用,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现大气压的存在。活动:感受大气压的存在①覆杯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讨论:请学生分析塑料片不下落的原因。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是水把塑料片吸住的(另外准备一个杯底有洞的杯子,先用手指堵住小孔,

将水杯倒置后再移开手指,发现塑料片学生活动结论1: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现象能力,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落下,证明不是水把塑料片吸住的)。②“悲惨”的易拉罐③吸盘实验(模拟微型马德堡半球,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结论2:大气压很大。归纳:通过上述三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知

道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且大气压很大。设置问题问题3: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大气压有关?列举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预设:吸管喝饮料,吸盘挂钩,吃螺蛳,抽水机抽水,吸尘器,用吸盘搬运玻璃,注射器吸药水,拔

火罐,钢笔吸墨水„„学生思考,分析,回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解决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迁移结尾:解密“瓶吞鸡蛋”提问:鸡蛋为什么会进入瓶中?追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将瓶中的鸡蛋完整

地取出来吗?(作为回家作业)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瓶吞鸡蛋”思考取出鸡蛋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实际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反思评价整节课中,学生对科学课充满了兴趣,尤其对于实验,更是热情满怀,他们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经历

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主动参与、愉快合作、尊重事实、善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惯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课堂实验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学视频中看似十分简单的“瓶吞鸡蛋”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功

率很低。我们平时使用的酒精棉含水量较高,燃烧不完全,鸡蛋往往会在一半的时候卡在瓶口,改用纸张进行燃烧,同时迅速选择鸡蛋的小头朝下塞紧瓶口。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