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空气的成分》PPT课件 (3)-七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ppt,共(25)页,1.13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8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并把它命名为“氧”;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命名为氮,意思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的实验的结论:对空气的成分的探索,科学家们
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通过更多的实验和反复的思考,最终探明: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并测出了它们所占的体积分数。空气当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水蒸气(0.03%)混合物和纯净物
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溶液、饮料等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常见的纯净物有:氧气、蒸馏水、二氧化碳等活动: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击播放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时,我们看
到了哪些现象?红磷在燃烧一会就熄灭了,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随着红磷的燃烧,水槽中的水会进入到广口瓶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钟罩内的水面逐渐上升瓶内的氧气被不断消耗,最后红磷因缺氧而熄灭瓶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
,大气压把水压入瓶内水进入广口瓶内,引起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约1/5体积的原因是什么?实验当中对红磷的质量有什么要求吗?该实验能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红磷燃烧时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1/5。红磷必须足量,才能消耗完钟罩内氧气不能,木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1.王老师做实验后
发现,水进入广口瓶内少于1/5体积的原因是什么?2.李老师做实验后发现,水进入广口瓶内大于1/5体积的原因是什么?可能1:红磷太少氧气有余。可能2,装置漏气。可能:点燃红磷放入广口瓶时,未迅速盖紧瓶塞,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部分逸出。可能3,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怎样检验
装置气密性?方法:先安装好装置,并把导管放人水中。再把双手捂住广口瓶外壁。若导管口冒出气泡,则气密性良好。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这些气体没有颜色和气味,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性质不活泼,故又叫惰性气体。稀有气体的用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
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稀有气体还可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气可用于医疗麻醉。氦气的密度约为氢气的2倍,也是一种很轻的气体,可用氦气填充飞艇和气球。二、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和氮气猜想: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大量的制取氧气?提示:氧气的
沸点:-183℃氮气的沸点:-196℃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和氮气的方法:方法:先冷却空气使之液化;再升高温度,当温度上升到-196℃时,氮气开始变为气体,而氧气依然还是液体;故能将氧气和氮气分离。原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贮藏:人们一般将盛液氮的钢瓶漆成黑色,而
将盛液氧的钢瓶漆成蓝色。分离空气法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法”获取氧气和氮气一、空气成分的探索1、空气成分的探索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由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及其他气体(0.03%)组成;二、从空气中获取氮和氧气工业上一
般用“分离空气法”获取氧气和氮气1、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在测定中,装置中剩余的气体约占空气的______,该实验从另一侧面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氮气氧气五分
之四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有单质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C3、空气的下列成分中,不能充填在食品袋中用于保质的是()A.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C.氧气D.氮气C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其可能原因是:1)______;2)______;3)______。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漏气5、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
烧后,甲中的物质都溶于水B.这个实验还不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木炭代替D.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说明装置一定漏气B6、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
化碳B7、下列气体中,不是空气的固定成分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