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一练-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DOC
  • 阅读 101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329.000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十单元《酸和碱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一练-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十单元《酸和碱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一练-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十单元《酸和碱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一练-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十单元《酸和碱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一练-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doc,共(8)页,3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3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一练·基础闯关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2017·新疆中考)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解析】选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用稀盐酸除铁锈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符合题意。2.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盐酸发生中

和反应的是()A.MgB.MgOC.Mg(OH)2D.MgCO3【解析】选C。碱和稀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题中四种物质中只有Mg(OH)2属于碱。3.在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

变化是()A.红色——蓝色B.蓝色——红色C.红色——无色D.无色——红色【解析】选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至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溶液仍显无色,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红色——无色。4.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00434122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C.用酚酞溶液判断

该反应是否发生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解析】选D。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否则会腐蚀胶帽,故A正确;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反应充分,故B正确;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故C正确;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

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5.(2016·宿迁中考)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2+2H2OCa(OH)2+2H2↑,NaH与CaH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NaH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的新

物质为()A.NaOH和H2B.NaOH和NaClC.NaOH、H2和NaClD.NaCl和H2【解析】选D。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看出NaH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然后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生成NaCl和水,故D项正确。6.在一定量的氢氧

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世纪金榜导学号00434123反应时间(s)0255075100125150175200滴入稀盐酸体积(mL)048121620242832

pH13.213.012.712.412.17.02.01.61.3温度(℃)36.937.538.038.538.839.239.038.838.6(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s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

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上表中滴

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稀盐酸的密度取1.0g·mL-1)【解析】(1)我们发现溶液的pH由>7变为<7,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当pH=7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此时反应进行到125s时。(2)由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盐酸量的增加,中和反应放出的热

量增大,溶液温度上升,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所以温度又会下降。(3)我们发现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0mL。解:设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HCl的质量=20mL×1.0g·mL-1×0.73%=0.146gNaOH+HClNaCl+H2O403

6.5x0.146g=解得x=0.16g答: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16g。答案:(1)125(2)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盐酸量的增加,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大,溶液温度上升;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

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所以温度又会下降(3)0.16g7.(2017·成都中考)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世纪金榜导学号00434124(1)盐酸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_

_(写一种)。(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HCl7.3g的稀盐

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解析】(1)酸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时溶液变红,当滴加的稀盐酸完全中和时溶液变成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所以蒸干水后得到白色固体。(3)根据氢氧化钠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氯化氢的质量可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答案:(1)H+烧碱(火碱或苛性钠)(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产生白色固体(3)设可中和的NaOH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36.5x7.3g=x=8g答: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

与酸碱度1.(2017·广东模拟)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大脑皮层体液最理想的pH在7.35~7.45。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酸碱度()A.偏酸性B.偏碱性C.呈中性D.难以判断【解析】选B。根据题意,人体大脑皮层体液最理想

的pH为7.35~7.45,pH略大于7,显偏碱性。2.(2017·兰州中考)下列数据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尿液4.7~8.4B.唾液6.6~7.1C.血浆7.35~7.45D.胃液0.

9~1.5【解析】选D。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3.(2017·黄浦区期末)如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解析】选D。食盐水和水呈中性,pH=7,A、B错误;白醋呈酸性,pH<7,C错误;澄清石灰水呈碱性,pH>7,D正确。4.(2017·株洲中考)某化学课外活

动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测定时刻17:0517:1017:1517:2017:251

7:3017:35pH4.954.944.944.884.864.854.85A.在测定期间,该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B.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C.若在17:40测定,pH一定小于4.85D.pH=4.95与某

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解析】选D。在测定期间,pH逐渐减小,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A错误;酸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害,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17:30以后,pH不再变化,若在17:40测定,pH不一定小于4.85,

C错误;上述雨水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溶解了酸性气体,pH=4.95与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D正确。5.(2016·枣庄中考)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解析】选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

性;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低。6.2017年某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00434125(1)测得碳酸饮料的pH_

_______(填“<”“=”或“>”)7。(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

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1~图4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

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碳酸类饮料中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pH小于7。(2)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B错误;用水预先将试纸润湿,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D错误。(3)图1:先把胶头滴

管提起,胶头离开液面后再排出滴管内的空气,然后再伸入瓶内吸取试剂;图2:胶头滴管应竖直放置,且胶帽在上,不要颠倒,横放在实验台上可能会腐蚀实验台,也可能腐蚀胶帽;图3: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的,不用清洗;图4:拿胶头滴管时,要保持胶帽在上,如果倒持,会腐蚀胶帽。答案:(1)<(2)A、C、E(3

)图3,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原试剂瓶(答案合理即可)知识点探究中和反应的过程1.(2017·陕西中考改编)小青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00434126(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2)小青观察

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铜丝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其中

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稀释浓硫

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浓硫酸。(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3)氢离子会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可验证硫酸的存在;氧化铜能够和稀硫酸

反应,溶液变蓝,可验证硫酸的存在;铜丝不和硫酸反应,不能验证硫酸的存在。答案:(1)浓硫酸(2)2NaOH+H2SO4Na2SO4+2H2O(3)铜丝2.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___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

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

l你认为猜想_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解析】实验一:酚酞遇碱变红,滴加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此时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酸过量;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HCl生成氯化钠和水;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

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实验二:由于实验一结束得到的是无色溶液,此时溶液中含有酚酞,故不是氢氧化钠有剩余,猜想二不合理;由于给出了实验结论为猜想三成立,也就是有剩余的盐酸,所以也就是要设计实验证明有盐酸,可结合酸的化学性质选取如活泼的金属、碳酸钙等药品验证。答案:

实验一:红HCl+NaOHNaCl+H2OH+和OH-结合生成H2O实验二:二若有氢氧化钠,则溶液呈红色而不是无色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或者碳酸钙等碳酸盐,合理即可)有气泡生成(合理即可,但是与操作中药品

要对应)【思维拓展题】如图表示的是向盛有10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酚酞溶液)中,加入乙溶液后,溶液pH的变化曲线。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00434127(1)甲是____

____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时,甲

、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指示剂除外)。(4)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如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用语:【解析】(1)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甲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

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2)据图可知,当加入的盐酸的量为9mL时,溶液的pH等于7,此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3)氢氧化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1.4时,盐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和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H+、Cl-、Na

+。(4)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而金属钠离子和酸根离子氯离子仍然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存在。答案:(1)NaOHHCl+NaOHNaCl+H2O(2)9(3)H+、Cl-、Na+(4)H2ONa+Cl-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