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5)页,81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1课题复习12.1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并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
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工业发展条件等。教学难点简要评价东北地理位置;产业分布的描述;产业发展条件等。教学准备制作多
媒体课件、平板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讲练结合法等教学过程【旧知巩固】课前以诵读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基础知识材料引入。师:东北地区是一个比四大地理区域更小尺度的地区。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有关东北的情况特别是位置及分布方面的内容。【课标要求】展示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方法归纳】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和思路:
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1)绝对位置--纬度位置:指出特殊的纬线在本区域的位置,依据特殊纬线,描述该地区在低、中、高纬度和五带中的位置。(2)相对位置--海陆位置:描述该地区四周濒临的海洋及相邻的区域或国家。(3)方位:描述该地区位于上一级地域单元的方位。【知识梳理】一
.东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结合课本P24-29图文,运用地图1.描出40°N和50°N纬线,圈出东北地区的临海和邻国、邻省,归纳其地理位置特点。(书P24图)1.(1)绝对位置(纬度位置):位于北半
球中纬度,北温带。(2)相对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2.圈出东北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书P26图
)二备以课标展示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指出课标中要求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理出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和思路,教师边讲边板书。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前展示相关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在巡视辅导的过程中提醒学习结合地图进行圈222教学过程2.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呈半环状的三带
:外围是河流的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是广阔的平原。3.东北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如何?(书P28图)3.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自东南向西北有减少的趋势。二.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本P31-35图文,运用地图:1.在图中圈出人口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分布区,说说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特点?影响其人口分布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书P31图)(1)特点:人口分布__不均匀_(均匀/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_松嫩_平原和_辽河_平原人口较为稠密(人口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等(至少写2个)。2.在图中描出东北地区3条重要的铁路线: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圈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主要城市。说说东北地区城市分布有何特点。(书P34图)东北的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__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特别是_哈大线_、滨洲线、_滨绥线_沿线地区。三.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说说东北地区的农作物有哪些?玉米、甜菜、大豆主要分布在哪里?(书P36图)(1)主要农作物:__小麦___、水稻、_玉米__、大豆、甜菜__。
(2)农作物的分布2.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其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1)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2)重(轻/重)工业是东北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了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3)其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优越的地
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较好的工业基础、国家政策的支持等。玉米集中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甜菜集中在:_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大豆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画等。预设:学生对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
位置及范围不够明晰。师应在图上引导学生指出。学生对气温降水空间分布因没有给出图会有遗漏,师应用PPT展示图并进行分析归纳补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用平板推送给学生。小组合作前给出“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仍然重在培养学生结合地图进行学习梳理,把相关的知识点落实至图上。小组合作学习意在培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交流与分享。333【精练反馈(用平板对选择题进行即时答题及自主完成综合题)校本材料2017中考《八年级教学案》P48-50:1-12题16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东北地区的陆上邻国是()A.蒙古俄罗斯B.朝
鲜俄罗斯C.日本韩国D.老挝越南2.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A.长白山黑龙江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C.长白山鸭绿江D.太行山乌苏里江3.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本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朝鲜族B.鄂伦春族C.满族D.赫哲族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高铁)于2012年7月正
式通车,它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时间。下图为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据图回答4~6题。4.甲地所在省份的简称是()A.吉B.黑C.辽D.冀5.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内蒙古高原6.图中阴影区域所示工业基地是()A
.辽中南B.京津唐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读右图,完成7~8题。7.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8.图中丙表示地区,冬春季
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A.寒潮B.低温冻害C.沙尘暴D.森林火灾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在哈尔滨的大街上看到一辆车牌号为“吉A24184”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完成9~12题:9.这辆大巴车来自()A.黑龙江省B.山西省C.辽宁省D.吉林省10.该车由所属地驶往哈尔滨市的途中有可
能看到的景观是()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连绵的雪山脚下,警觉的羚羊举头回望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等是本节复习的重点,应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归纳。用平板进行即时答题,提高学生兴趣,并
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统计。非选择题做为独立完成的题目,可根据课堂时间安排为课内或课外作业。444C.辽阔的黑土地上,生长着成片的玉米,小松鼠在白桦林间窜来窜去D.地下水从坎儿井中汩汩流出,几个维吾尔族少女在葡萄架下欢歌笑语11.在东北地区的的
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12.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东北地区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行政中心的是()A.滨洲线B.哈大线C.滨绥线D.沈大线(二)非选择题16.读图“东北地区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地形分布”,完成下列各题。(1)长春
是_______省的省会,该省简称为__________。(2)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其中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占主导地位。本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_市。(3)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千米²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_______(地形区)和_____________(地形区)。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5)东北地区是我
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玉米种植以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相对集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555教学反思1.本节教学重点突出,针对考
点,教学目标明确,各环节围绕课标及考纲要求来进行,练习反馈突出点,有针对性的训练。讲练结合,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指导、在学习后进行总结提升。2.本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复习,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梳理,教师起到引导、组织、点拔等作用
。学生表现较积极活跃。3.本节使用新媒体教学,应用平板的优势功能,让学生圈画和读图、析图,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与习惯,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图中。并用平板的即时答题等功能进行练习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实际教学中时间安排后面较紧,未能把练习充分
地展开。4.本节设计在各环节均注意学习的反馈,如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图来描述;分组合作学习中以题目突出本节的知识重点。5.本节在时间处理上有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平板的优势功能还体现得不够充分;在引导学生课堂时间的节奏把握方面还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