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溶液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化学北京版.doc,共(2)页,27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97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溶液》单元复习课课型预习展示授课时间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习题练习梳理、巩固知识点,然后建立本单元知识思维导图;通过课堂练习,强化溶液组成、溶解度、溶液浓度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交流和讨论,掌握解答溶液相关问题的方法;通过
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练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归纳总结的意识。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溶液的浓度教学难点溶解度、溶液的浓度教学方法小
组合作、自主学习课时1教具多媒体学教流程导入新课(2)——通过习题小结知识(25)——知识再现梳理(5)——小结提升训练(8)教学过程设计△补充教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学生作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溶液,知道溶液用途广泛,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学习溶液的知识。学生倾听直奔主题引入新课教师投影展示习题1、下列有关溶液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都
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溶质都是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说出是什么,并讲清楚为什么,找出对应的知识点。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小结出1、溶液概念理解;溶解吸热、放热教师大屏展示习题:小梅同学不小心将油污沾到衣服上,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将油污
除去.这两种方法分别是:(1)理由是,(2)理由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说出是什么,并讲清楚为什么,找出对应的知识点。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小结出1、乳化现象、乳浊液,油污的不同方法及原理。教学格言: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教学过程设计△补充
教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学生作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大屏展示问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学生按要
求完成以下问题1、自主解决问题,说出是什么,并讲清楚为什么。2、找出对应的知识点,3、如有疑问两人小组交流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小结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理,浓溶液、稀溶液区分及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教师大屏展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
列问题:(1)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2)a2℃时,________和________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三种物质中,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小,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学
生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自主解决问题,说出是什么,并讲清楚为什么。2、找出对应的知识点,3、如有疑问两人小组交流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小结出溶解度曲线及意义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溶液中混有少量
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学生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自主解决问题,说出是什么,并讲清楚为什么。2、找出对应的知识点,3、如有疑问
四人小组交流。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小结出1、溶解度概念及曲线2、溶质质量分数教师呈现本单元知识脉络图即思维导图学生对照自己已梳理的知识点,将点串成面,系统学习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并做好笔记通过师生互动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梳理
知识的能力。小结练习提升:大屏展示一道综合性习题学生先自主后合作完成问题问题解决。学生相互纠错讲解。强化巩固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教会学生进行第一轮复习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