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盐》教学设计3-九年级下册化学北京版.doc,共(6)页,6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97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0课时教学设计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反应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1.会对实
验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归纳。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2.归纳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点:归纳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解决方法:通过实
验探究来进行讲解。重点及突出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解决方法:进行让学生探究实验讲解。难点及解决电教课演示课实验课教学形式碳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试管,导管,澄清石灰水,盐酸。教学用具{引
入}通过上节课的活动与探究,我们知道了酸与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采用导电与分别实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学生活动}{
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结果}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其他的都导电。{设问}这些溶液为什么导电?{联想}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金属中存在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厂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设问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带电子,那溶液也是那样吗?{教师讲解}在溶液中有带电的阳阴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产生电流。{分析}比较上述物质的解离情况,试分析酸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盐酸,硫酸,硝酸
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在溶液中都解离出OH_和金属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_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板书}酸,碱的概念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在溶液中都解离出OH_和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的探究思路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了解解释{总结}探究思考:实验探究发现共性设想共性的原因在实验探究了解解释总结出酸碱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1.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的原料。因此使用它时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前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A.酱油B.食盐C.香油D.食醋2.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即能出去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
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的是()巩固练习把握了几种盐的物理性质和他们的用途。小结盐: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化合物叫做盐。氯化钠:俗称叫食盐。盐的用途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板书设计内容:填写探究报告目的:进一步掌握有关配
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引导方法:课余时间个别指导查法:收集、检查、批改、总结分析;布置作业差合格良优教研组长评价批准意见及签名:年月日课后反思物质俗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主要用途Na2CO3苏打白色粉末固体易溶于水Na2CO3+2HCI=2Na
CI+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CaCO3大理石白灰色固体难溶于水CaCO3+2HCI=CaCI2+H2O+CO2建筑材料,用于补钙剂,Na
2HCO3饮苏打白色粉末固体易溶于水NaHCO3+HCI=NaCI+H2O+CO2用于发酵粉纯碱(碳酸钠)的制造与发展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制碱是消耗食盐最多的一个部门。生产方法大都是氨碱法,又叫索尔维法,是比利
时工业化学家E·索尔维于1866年发明的。氨碱法是把氨溶于食盐水后,通入二氧化碳,结果生成了碳酸氢钠。分离后加热分解,即得到纯碱(碳酸钠)。NaCl+NH3·H2O+CO2=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可与熟石灰(Ca(OH)2)作用,生成氨气而回收,剩下残渣氯化钙。而由NaHCO3热分解,放出的CO2又可从新与食盐水、氨作用而碳化,原料的利用率较高。又能循环连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