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粤科版.doc,共(6)页,5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94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9.2化学合成材料【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学科粤教版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机物及常见有机物,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铺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在学习中,通过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化学材料、帮助学生体验化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了解化学材料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同时,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展,自尊心和独立性增强,依懒感减弱,渴望得到信任和尊重,但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有时容易出现过于感
性,甚至有所偏执的情况。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善于思考、乐于表达,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放手给予学生非常多的表现机会,在实验活动、讨论活动等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让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激发,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
交流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材料技术的发展;知道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了解塑料的性能与应用;了解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组成、特点和应用。(2)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实验活动中,掌握纤维鉴别的方法,同时提高表达、交流、
合作的能力;在垃圾分类回收中的小组讨论中,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白色污染的的形成、危害的学习,养成合理使用塑料制品的习惯;正确认识垃圾分类回收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活动的可行性。【教学重点】有机合成材料及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难点】塑
料使用的利与弊纤维的鉴别方法材料的分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9.2;调查材料技术的发展并选好乐于分享展示的学生代表。【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讲述】哈利波特中的隐形衣,相信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样的材料不再是幻想,量子隐形材料已经研究出来,类似的材料黑科技,还有遇到雾霾会变色的材料,能够像胶水一样粘住伤口的材料,涂在鸡蛋表面能让鸡蛋变铁蛋的材料,以及防污的纳米【倾听】【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使学生
了解化学材料发展材料黑科技材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2化学合成材料(板书)。的前沿。2.学习材料技术的发展【观察】【补充】【讲述】讲述材料技术的发展。(播放幻灯片)大致内容: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为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
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变革,但由于铁制品易生锈,保存至今的古代铁器为数不多。19世纪中叶,人类进入了真正的钢铁时代,铜、锌、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20世纪20年代
以来,高分子材料技术的发展极为迅猛,我国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已分别居世界产能的前三位。20世纪50年代金属陶瓷的出现,标志着复合材料时代的到来,随后又出现了玻璃钢,铝塑料膜等符合材料。现代符合材料的根本思想不只是让两种材料的性能变成3+3=6,而是要想办法变成3×3乃至更大。选择学生代
表发言,从而培养学生查阅、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从侧面鼓励了学生乐于自学、乐于分享的态度。让学生在了解材料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感受材料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3.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陶【提问】中国古代除了青铜器和铁器,还有一
种材料享誉世界,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讲述】瓷器,是陶瓷发展的较高阶段,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板书)。接下来就让我们在瓷母,即乾隆年间烧制的各色釉彩大全的工艺中,感受中国陶瓷工艺的举世无双。(播放视频)【讲述】陶瓷在当代不只作生活用品
、工艺品,还可以加工制成耐高温、高强度的发动机零件,以及人造骨骼和牙齿等。【回答】瓷器【观看】【倾听并笔记】了解陶瓷和玻璃两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通过观看中国古代烧制陶瓷的超高工艺和现代光缆光纤的技术领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瓷、玻璃【讲述】还有
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被誉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发明之一,这种材料就是玻璃(板书)。【讲述】除了常见玻璃以外,还有特殊材料制成的防弹玻璃、防火玻璃和光导纤维。而中国光纤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比如为马尔代夫铺设的海底
光缆。(播放视频)【讲述】这是其中一根最长的光缆,长300多公里,重两百多吨。【观看】【倾听并笔记】怀,同时陶冶情操、开阔视野。3.学习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讲述】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运用最广泛的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板书)【提问】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通过前面的所学,大家知道这些材料都是那种化石材料的化工产品吗?【提问】大家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常见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吗?(板书)【提问】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琳琅满目,老师在此呈现了这些常见的塑料制品。那大家能不能总结出塑料具有哪些优点呢?【讲述】根据
大家的分析、总结,塑料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易成型、易加工,成本低等,故具有广泛运用的优势。【提问】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得认识事物,这些塑料可以如何进行分类呢?【讲述】大家的想法好多,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新的分类,我们在实验
中学习这种新的分类,哪位同学上讲台来做呢?【提问】塑料瓶的形状改变了吗?插座面板的形状改变了吗?【讲述】像塑料瓶这种加热后形状改变的塑料就属于热塑性的塑料,而插座面板属于热固性的塑料。在我们生活中,一般的日用品是热塑性的塑料,而电器用品大多是热固性塑
料。【讲述】塑料制品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会造成哪些污染呢?请大家通过视频总结。(播放视频)【提问】哪位同学给大家总结下白色污染的危害呢?【回答】石油【提问】透明胶、插座、塑料袋、饭盒、水杯、保鲜盒、保鲜袋等。【回答】塑料柔软、质
轻、绝缘、耐腐蚀、易加工、成本低。【回答】有颜色的和无颜色;软的和硬的;耐高温和不耐高温的;有毒和无毒的……【学生演示实验】加热塑料瓶和插座面板。【观察】【回答】塑料瓶的形状改变,插座面板的形状未变。【回答】污染土壤、污染水源、危害动植物的生存、焚
烧还会污染空气。掌握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种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了解其优点,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生活中常见的纤维种类。对白色污染及其危害有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减少白色的重要性,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得减少白色污染。【提问】面对塑料制品会造
成的污染,那我们怎样才能减少白色污染呢?【讲述】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你力所能及减少白色污染的行为。【回答】制造和使用讲解塑料;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回收废旧塑料。【讲述】橡胶也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最初人们从橡胶树中获得天然橡胶,故橡胶在印第安语中称为树木的眼泪。随着工业的发展,合成橡胶应运而生,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磨性。(板书)【提问】那合成橡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在哪些用品上呢?【讲述】同时,天然橡胶也有自身的优点,在生产生
活中不可或缺。【回答】各种球类、轮胎、鞋底、橡胶手套等。【讲述】人类用棉、麻、毛、蚕丝等天然纤维纺纱织布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现在衣物上可不止天然纤维,比如这个衣物标签,其中桑蚕丝是天然纤维,醋酸纤维和聚酯纤维就是合成纤维,其实常见的合成纤维还有尼龙、涤纶、人造
羊毛等。(板书)【提问】合成纤维可以制成登山绳、渔网、速干衣、包等,那大家据此能总结出合成纤维具有哪些优点吗?【提问】那天然纤维呢,与合成纤维相比较又有怎样的优点呢?比如一般贴身的衣服,一般用哪种材质的?【讲述】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
有优点,为了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可以将二者进行混纺。【教师】那我们如何鉴别生活中各种纤维的种类呢?【提问】大家觉得好不好呢?【提问】那如何鉴别呢,我们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在此,老师告诉大家,棉纤维和纸张的成分类似,
故烧棉纤维与烧纸的味道相似。羊毛、蚕丝等成分主要都是蛋白质,与人的毛发、动物的羽毛相似,故燃烧味道相似,而合成纤维具有特殊气味,怎样的特殊气味。请大家通过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出棉、羊毛和合成纤维,【提问】有同学不
知道烧纸张的味道,大家帮忙解决下。【回答】耐磨、耐腐蚀、不缩水、不易褶皱。【回答】吸水性和透气性好。【回答】看光泽摸手感【回答】每个人对颜色和手感的敏感度不同。所以这种方法应该不好。【学生小组实验】通过燃烧闻气味的方法
鉴别三种未知纤维的种类。【回答】烧点纸。【提问】有同学不知道烧毛发的味道,又怎么办呢?【提问】1、3、5排同学转回来。哪个小组派个代表给大家说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回答】拔一根头发少一下。【回答】A-羊毛B-棉
C-合成纤维4.小结梳理常见材料【讲述】材料种类繁多,那大家觉得材料应该如何分类呢?请大家在学案上完成材料分类的归纳,书写完后与同桌谈论完善。【提问】请大家来看我们同学的梳理,是否需要补充完善呢?(投影)【讲述】在实际运用中各取所长,充分利用。那除了这些材料以外呢,还有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
,请大家下去自学,并通过网络等途径调查其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沿。【书写并讨论】【回答】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分为纯金属和合金。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陶瓷和玻璃。有机材料有天然的、合成的,其中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天然纤维、天然橡胶,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回答】常见纤维的鉴别方法是燃烧闻气味儿的方法,烧天然植物纤维具有烧纸张的气味,烧天然动物纤维具有烧毛发的气味,烧合成纤维具有特殊气味。通过常见材料的梳理,对材料种类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同时便于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材料的优缺点。5.练习垃圾分
类回收【提问】材料种类繁多,当它们与其他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共同成为废弃物时,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呢?请大家根据生活常识和提示信息,完成15种常见垃圾的分类回收。【提问】请同学们归纳下你们小组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呢?【讲述】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垃圾分类,
循环利用,举手之劳,变废为宝。【小组讨论】【回答】可回收的垃圾的有:橡胶手套、玻璃瓶、塑料瓶、金属厨具、易拉罐、旧电脑等。不可回收的有:残枝落叶、瓜果皮核、嚼过的口香糖等。在学习材料的产生、使用后,能够理性分析材料用后的处理方式,进而全面把握材料的价值、意义和处理。【板书】9.2化学合
成材料一、材料技术的发展二、无机非金属材料1.陶瓷2.玻璃三、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2.合成橡胶3.合成纤维【反思】1.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使课堂高效,材料种类梳理时选择平板电脑投影学生书写答案,较传统的投影仪切换省时、省力,且投影清晰、效果好;
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中,采用动画模拟形式,更直观、有趣,且该动画设计可作为课后小组竞赛的活动载体。2.本节课在设计上,用科技前沿材料导入,既能调动兴趣,又能与高科技接轨;新课内容设计中,用材料技术的发展主线串联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体现了材料技术与时代发展的密切相关性,让学生对各种材料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轨迹有所了解;教学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讲解材料技术的发展、学生加热塑料、学生分析材料的优缺点、应用等,小组活动有纤维鉴别和垃圾分类,书写整理材料种类梳理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认知、
思维、动手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合作意识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本节课立足于材料的发展、价值和运用,同时让学生理性认识材料的利与弊,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得去保护环境。3.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限于时间关系,只能将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部分内容置于第二课时处理,如材料优缺点的横向比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