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春有格》PPT课件2-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ppt,共(23)页,100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和了解“行己有耻”与“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2.能力目标:增强对“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理解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热爱之情,形成热爱
、珍惜青春生命的情感。导入新课2016年9月23日,李某通过某旅游网报名参加日本六日游(10月17日—22日),领队是陈女士。10月17日晚,该旅游团入住名古屋某酒店。18日酒店工作人员向领队反映某房间床下盒子中的备用马桶盖丢失。后经领队询问,游客李某承认其误以为是
前一位住客遗落物品,抱着贪小便宜心理将此物带出酒店。领队告知李某此为酒店物品后,李某当即答应归还,并委托地接导游于18日当天将酒店备用马桶盖寄回酒店。中国游客李某的行为打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也是国人的脸。国人应该如何
做呢?青春年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青春有格》的学习,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自主学习新知先学一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涵义“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__________的就____
_______做。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1)青春并不意味着_____________,总有一些____________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_____________。(2)我们要_____________,懂荣辱;有所为
,有所不为。可耻不去肆意放纵基本规则逾越知廉耻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有_____________,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2)_________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_______________
___。树立_________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__________的事情坚决不做。(3)磨砺意志,拒绝_____________,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自控力知耻之心真诚知耻而后勇底线法律不良诱惑4.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
么作用?(1)引导我们判断____________,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2)在行动之前,_______愿望;在行动之中,________调节;在行动之后,________效果与影响。5.怎样增强自控力?(方法)(1)增强“_____________”的力量。(2)增强“___________
__”的力量。(3)加强______________。是非善恶审查监督反思我不要我想要自我监控二止于至善1.为什么要有“至善”的追求?(怎样理解“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_________,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_________”追求。(2)“止于至善”是一种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____________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_____________的精神状态。不言弃精神境界至善实践2.怎样追求“止于至善”?(1)从____________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
)寻找好的_________、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3)养成____________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________,端正自己的行为。慎独点滴小事榜样自我省察第一单元青春时光3.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_____
___。好的榜样昭示着___________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________,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力量旗帜做人、做事小题反馈快来
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青春的我们可以稍许肆意放纵,但尽量不要违反生活中的基本规则。()2.小明说:“知耻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心,因此人不可以知耻。”()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4.“止于至善”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并应为此不懈努力。()5.追求“止于至善”要立足于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所谓。√×要点探究探究一正确认识知耻之心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曾经讲过的一段话值得所有人深思。他说他在20世
纪90年代的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时,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击减肥10千克的经历,靠执着追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称赞,可在自己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时,就没有下决心再
去减肥。尽管这部电影也在本世纪初获得第二十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但他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幕上自己略微发胖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那是他从艺生涯中的羞耻,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讲起这些,已是花甲之年的艺术家满脸愧疚,令人为之动容。——摘自《人民
日报》,有删改(1)李雪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的原因是什么?(2)青春的我们需要有知耻之心吗?为什么?[精讲点拨](1)敬业而知耻的职业精神。(2)需要。①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②“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是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温馨提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我
们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知耻的观念,要视知耻为做人之根本,时时反省和检点自己。探究二正确理解“止于至善”冼家辉至善壮举镌刻城市魂他是工作第一的年轻人,凡事冲在一线,再危险都没有怕过,为救管道工人,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冼家辉,曾是三亚城市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一分子,但在关键时刻,他舍生
取义,挺身而出,用他的勇敢、无私与奉献,彰显了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忘初心,是冼家辉至善壮举的动力源泉。“当协警,也能够帮助很多人”,这是冼家辉选择职业的信仰,是他心中的铿锵誓词。正是因为心怀初心,他才会任劳任怨,在每个危险时刻冲在前面;正是因为心怀初心,他才会不顾个人安危下井救人。他在最平
凡朴实的坚守中,爆发了人性最美的光辉。为了让城市更加美好,拼上了青春汗水,甚至拼出了宝贵生命,一个“拼”字,是冼家辉至善壮举的最好诠释。——摘自2016年10月30日《南国都市报》(1)冼家辉的壮举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
追求?(2)有人说:“至善,是‘最好’的境界,然而‘至善’也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到达的彼岸。因此,‘至善’的追求也往往都是徒劳的。”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谈谈你的看法。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精讲点拨](1)不忘初心、“止于至善”的人生追
求。(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③“止于至善”虽然只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但我们每
个人仍应为自己的“至善”追求不懈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真正的“止于至善”。微提醒“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骛远。“止于”,告诉了我们奋斗目标的终点,“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
是努力达到最好。做学生,就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就要成为最好的老师;做管理,就要达到最佳的管理;做人,当然要力争做一个“至善”的人。课堂小结知耻之心的作用为什么要“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的意义怎样“行己有耻”行己有耻青春有格止于至善为什么要有“至
善”的追求怎样追求“止于至善”榜样的作用课外拓展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养心最难之处,又是慎独。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亦有一双“慧眼”观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
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言行如一,为情操;心口如一,为良知;始终如一
,为坦荡。启示:“止于至善”,需要慎独。慎独,既是一种态度,更在于行动。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一个慎独的人,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