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6)页,10.43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8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的民族概况》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运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疆域与人口》的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在刚学完的的七上的知识后,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本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教材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祖
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是本节的重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
密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提供中国民族分布图和填表活动,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就可得出各民族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等。【学情分
析】初二学生经过近一年多的学习,对于地理学习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对各种地图的使用也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学生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因而有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当然我所任教的学校在城乡结合部,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中报刊杂志、电脑等方面的配备较少,
所以学生在知识的储备量上明显不足,知识面比较狭窄。因此,与时政相关的信息材料都需要教师给予补充。今天上课的是我校初中二年级九班的学生,他们当中还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不够认真。加上他们所面对的学习任务、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与小学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仍然有个别学生对地理教材不是
很适应,有的学习的兴趣度不高,读图能力仍是他们学习地理的最大困惑。所以这节课设计主要从趣味性入手,多拓展家乡的见闻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学理念】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对学生们来说应当是个实用性强,能引起
学习兴趣的学科,但是我们的教学普遍缺少实践,地理成为了一个“纸上谈兵”的学科,学生普遍觉得地理抽象难学。我们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历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了解地理学习是对生活有用的,是
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少数民族风情的收集与介绍,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和口头表达能力。2、通过分析中
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和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抢答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4、结合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
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教学难点】1、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
养。2、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教学方法】提要问题情景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的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2、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3、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读图
分析能力,结合本晋江经济发展的现象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课时安排】本节公开课为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上节课学习我国的人口后,我们13.7亿的人中有多少的民族啊?你知道哪几个民族的风光和音乐的吗?播
放视频:《爱我中华》。设置情境:请你猜一猜: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生:56个民族师:中国的民族。欣赏多民族的大家庭图片。在祖国这个家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
民族》。新课讲授:(板书)第四节中国的民族一、五十六个民族展示:中国四个民族分布风情图。读图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民族有什么不同?师:归纳分析。读图分析: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地理地图册)读图提问:1、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
个民族?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3、根据这些数据画出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所占比重的扇形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完成课件设计的“过关题”。过渡: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的民族人口数目不同,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少数民族最多的人口
和最少人口相差也是很大,列数字说明。归纳: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55个民族占8.5%。据此,我们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什么?(少数民族)讨论完成书P16活动题,过渡:我国的民族分布情况如何?板书:二、我国民族的分布展示:《中国民族分布
图》、回顾看图的步骤。课堂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东部和中部)2、读图在表中填出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壮族蒙古
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学生讨论活动:1、《中国民族分布图》的整体印象如何?(分散,大散居)2、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东北、西北和西南)3、在汉族集中的地区有无少数民族?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4、少数民族与
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交错分布)5、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6、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归纳: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
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板书: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过渡: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正如人们所说:“一方水土养
一方人”。板书:三、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媒体课件展示:那达慕大会、泼水节、刀杆节、斗马、赛龙舟等,让学生抢答判断图上的人物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并以回顾形式完成“过关题”。【知识拓展】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我国有多少种语言?(56种)我国有多少种文字?(30多种)(指导学生分组查找
纪念钞上使用了几种少数民族文字。藏、蒙、壮、维4种)等。过渡:通过学习了解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灿烂的民族文化,一起分享了中华文明的迷人魅力。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以习惯,我们必须了解尊重他们,共同发扬与传承,但是在发展旅游业
过程中也荐在不少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讨论完成书P19活动题,并布置课后作业(另附)【板书设计】略【课堂小结】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拓展延伸】思考:你认为今后中国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教学探讨与反思】作为一名已从教多年的地理教师,经过准备,我上了第一节录播课。这是对我的又一
次锻炼,它既是对我平时上课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对教学的一种重新体验和尝试。虽然课结束了,但是它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味,同时在教法和学法上,都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精心完成教学设计和基本教学环节如何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呢?如何才能做有
成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来梳理整合教材内容,选择和配置教学教具,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可避免出现只注重知识传授,只关注知识层面的状况,从而可促进“三维目标”的渗透和落实。充分利用媒体的
强大功能辅助教学;民族知识借用视频解说,形式新颖,学生接受也较快,同时,也利用视频画面引导学生充分读图分析得出结论,民族风情利用图片和视频,形象而且直观。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开展抢答、分析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
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根据教材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材处理上进行了自己的独特设计,结合课标要求设计新颖,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使学生在很好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
点同时,对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而且对地域性,整体性有了更加充足的理解,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好处。二是持续贯输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
宽容和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重视和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主的“思维的碰撞、论争”的经历,所学的地理知识也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图片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学生活动充分,既有课前的收集资料过程,也有课上的表达,课堂显得松
紧有度,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三是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
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烈语)这节地理公开课,自己能够把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而
有效的合作,都能够做到师生之间深层而多样的交流,学生对课件的幽默设计和个别同学的情景回答都引出学生阵阵爽朗的笑声,当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四是反思不足之处本节课在内容设计上有些偏多,但是因为面临会考的压力,在力求使知识系统完整的同
时,却出现了过于急于求成的弊端,课件整合与教学设计磨合不够充分。其次是因开课时间紧,有些资料图片没有较强的说服力等等问题。通过这节课我还学到了很多知识,上课本身的过程就是一种财富的积累,要求我们平时都应该用新理念打造新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入
手,注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和体验。今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参加,力求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