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5-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6.000 K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5-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5-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5-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3)页,4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8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2、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3、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5、对黄河的“功”与“过”

有一个辩证的认识;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分析以及黄河的综合治理。教学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黄河的治理措施。【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

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激趣引入』视频《黄河》师:这段视频播放的是我国的哪一条河流啊?(生答)对,黄河!提到黄河,有人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

地,因为她塑造了平原,使我们有了大片的耕地;她提供了水源,提供了水能,她对我们是有功的。但是,千百年来,黄河常常泛滥成灾,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她也有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板书课题)『学习新课』一、黄河概况(板书)(学生活动)自主学

习,同桌讨论阅读教材55页,完成活动1-5题。1、指名回答,注意黄河是第二“长”河。2、指名回答,流经省区,注意流经顺序。(长江与黄河同时流经的省区)3、指名回答流经的主要地形区。4、指名回答重要支流渭河与汾

河。5、师点明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并推荐“小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黄2河各段的自然特征。(师板书并和学生总结)上游河源段:清浅平稳峡谷段:水流湍急平原段:水流缓慢中游:水位落差大,水量增大,

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成“地上河”师:了解了黄河的概况后,我们再来探讨黄河的“过“与”功“。二、黄河之“过”(板书)师: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那么,黄河

的忧患有哪些呢?(学生活动)四人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讨论: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引导:从黄河含沙量大这一特征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师生共同归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地上河”(演示“地上河”形成,并思考泥沙的来源)(学生活动)想一想,

历史上,黄河洪水泛滥与“地上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归纳:地上河致使河床和河堤与两岸地面高差增大,一旦决堤,容易产生洪水泛滥。(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假如你是水利专家,你认为治理“地上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学生推荐男女生各一名。师生共同归纳:治黄的关键:治沙治黄的根本:加强上中游,特别是黄

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打坝於泥,植树造林,围造梯田),当然了在下游还要加固黄河大坝。师:黄河还有一过,那就是凌汛。(学生活动)阅读教材51页,(长江为什么没有凌汛?)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黄河的“过”,黄河之“过”,究竟

是谁之“过”(学生讨论,师引导保护黄河)),黄河就没有功劳了吗?三、黄河之“功”(板书)(学生活动)自由讨论:母亲河对我们有哪些奉献呢?师生共同归纳:(板书)1、塑造了平原。(华北平原又称为什么平原?)2、提供了水源。(“断流”教材52页)

3、创造了灿烂的文化。4、提供了水能。3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在黄河水能资源开发上所取得的成就。1、黄河的梯级开发。我们在黄河的上中游建成了几十座水电站,在发电、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2、特别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它在控制

洪水、发电、拦沙减淤、灌溉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20年不淤,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温故知新』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见板书)师:说的很不错。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知识,“再走黄河路”吧!『结束新课』同学们,历史上的黄河是一条水患严重的河流,在20世纪

50年代以前经常发生决口泛滥以致改道的严重灾害。解放后,随着对黄河的大规模治理,除了在上中游广泛进行水土保持外,还建成了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在下游加固堤坝,对水沙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改变了历史上“三年两

决口”的险恶局面。各位同学,让我们带着感恩之心,去关爱黄河,去关爱我们的环境吧!〔板书〕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一、黄河概况二、黄河之“过”三、黄河之“功”1、塑造了平原2、提供了水源3、创造了灿烂的文化4、提供了水能上

游河源段:清浅平稳峡谷段:水流湍急平原段:水流缓慢中游:水位落差大,水量增大,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成“地上河”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