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0.376 K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6)页,10.37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8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基本信息课名滔滔黄河学科(版本)地理(湘教版)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黄河的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划分。2、运用地图资料,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分析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二)过

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黄河对人类的影响,感悟河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三、学习者分析我所执教的班是初二年级普通班,同学们的地理基础一般,识图能力较好。学生

在课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河流、长江两个课时。有了一定的学习黄河的方法基础。学生会学生会使用平板电脑做题,收发资料,微课,上网查询资料。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资料,分析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教学难点:分析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利用新媒体与学科特性融

合,通过情景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的形式,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老师的主导作用,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运用新媒体、电子书包下发资料、微课、结合课本知识、课前学案,设置情景有利于学生进入课堂,主动了

解黄河概况。小组讨论分析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课前预习课前导学案、课前测试课前下发导学案、通过QQ群给学生发放课前测试,及时反馈同学们对黄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导学案测试10道选择题利用QQ群下发选择题

及自动批改分析学情。及时反馈课前预习情况图片导入00’00”-02’05”从已学知识导入新知识讲述::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一幅什么图?展示:《中国水系图》提问:我们国家有哪些大江大河呢?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说一说。表扬:同学们的记忆真好,掌声鼓励,展示:长江、黄河轮

廓图。讲述:我们主要来学习中国的长江、黄河。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那一条河。展示:长江轮廓放大讲述:本节课我们用学习长江的方法,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展示:黄河轮廓放大讲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55页。讲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

点击幻灯片)回答:《中国水系图》回答:长江、黄河观看图片回答:长江观看图片打开课本PPT展示图片电子书包广播页面展示目标02’05”-03’01”了解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大家朗读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滔滔黄河)全班朗读PPT展示学习目

标新授课:选房址啦03’01”-23’21”小组讨论学习黄河基本概况提问:黄河在哪里啊?关于黄河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小结:我们要学的内容,有些同学都已经说出来了。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很广。老师这里有几张黄河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四季的黄河。展示黄河四季图。(承转):如果给你一

个机会,选择在黄河的上中下游中的一段居住,你会这在在哪里呢?展示:(点击幻灯片)选房址啦···讲述:请各小组长组织你的组员一起了解黄河,讨论,分析,并选择出你们全体组员愿意居住的黄河河段,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展示:(点击幻灯片)小组讨论的建议讲述:袁老师在这里给同学们一

些建议回答:回答:学习长江的概况、影响、保护观看PPT展示黄河图片吸引学生,结合情景设置有利于学生进入课堂,主动了解黄河概况。以及资料和微课。希望对你们的讨论选房址有所帮助。各小组可以根据课本P55-59页对黄河的描述

,结合老师给同学们资料中的图片、微课等,从:发源地、入海海域,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气候区、流域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考虑,针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来了解黄河决定你们的居住地。展示:(1)、黄河上中下游的区分;(2)、黄

河那一河段可以开发利用;(3)、根据地图所示内容,讨论地上河会出现在那一段;(4)、凌汛会出现在那一段。讲述:请各小组长组织你们组员一起讨论选定房址。讨论好的小组举手示意。先到的小组先选哦。现在开始讨论。(小组讨论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概况)指导:了解学生讨论

情况,指导小组讨论。确认好房址的小组,给上中下游的牌。承转:3、2、1停。各小组都选择好了你们的居住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你们选择房址的理由。展示:每组的讨论成果【教师】表扬!表扬!表扬!认真聆听学生的讲解,鼓励同组的成员给组员进行补充,鼓励不同组的成员发

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大家发言是否同意某小组的言论。同学的发言,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书面语总结发言。学生发言方向,发散到别的领域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回到地理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学生理解、讲解错误时,帮助其推理,让同学自己发现错误。PPT观看PPT接受资料图

片、微课小组讨论,阅课本55-59页课本自学,运用学长江时老师给的学习方法;结合通过i信下发黄河的图片、黄河概况资料,以及地上河、凌汛的微课,帮助各小组学习黄河的概况,理解突破地上河、凌汛等重难点。为小

组讨论提力资料。实现学生讲解,学生纠错,学生更正,学生评价的方式。【教师】语言:表扬!表扬!表扬!这位同学回答的完整了么?你的回答完了么?还有哪位同组组员需要补充的么?有哪一组的成员有需要补充的么?有哪位学有不同的意见么?这一河段的分析完整了么?有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这个问题?有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他的困惑?有哪位同学可以进行更正?总结:同学们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选择房址的原因,让老师长知识啊。讲述: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中国古代很多的人口也因为一样的原因来到黄河边上居住,人口多了,就形成了国家,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把黄河称为什么?——母

亲河。老师给的资料,小组相互学习,整理资料,然后组织汇报。各小组展示选址的理由答:母亲河归纳总结23’21”-33’05”学生自主总结黄河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说的很精彩。我们要把说的东西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白

纸。请同讨电子书包下发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学们把你们讨论出来的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以及纯在问题、解决措施,画图写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一组总结得又多又好。现在开始。展示:黄河简图(做图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二、影响三、保护)教师拍照同屏时间到,同学们都总结好了,

我们请一个小组上来给我们展示你们的成果。(两人展示成果,一人讲解)【教师】语言:表扬!表扬!表扬!还有哪位同组组员需要补充的么?有哪一组的成员有需要补充的么?有哪位学有不同的见解么?我们小组展示完毕了么

?表扬:谢谢第小组的展示,他们总结得很到位,全面系统的归纳了黄河的概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掌声谢谢他们。同学们用图归纳黄河的知识,老师把同学们说的用文字整理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论,总结、画图展示观看PPT中的总结表格的黄河概况及保护、治理表格,给同学们画图归纳提供帮助

。学习方法提炼33’05”-36’59”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本课我们了解了黄河的情况,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是怎么学习长江的知识的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总结一下学习河流的方法。这位同学中的的太到位了。那是不是我们拿任何一条河流都

可以套用这个方法呢?总结下来,我们学习河流的方法流程是:先了解河流的概况,在分析河流对人类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的河流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做好笔记。学生回顾长江学习流程做笔记课堂36’59”反通过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学黄河做习电子检测反馈-40’53”馈学习成果的情况都有了系统

的了解,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小测试来检验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题书包下发测试题,统计测试结果、分析学情查漏补缺大美柳州40’53”-41’16”激发课后学习河流兴趣知识迁移:大美柳州承转:黄河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身边有那一条大江大河么?我们用学习河流的办法来学习一下我们的柳江河,

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答:柳江河下发网址结课41’16”-41’35”-老师课后会把本节课的录像上传到网络上,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登陆家校通,再来查看本课的内容。本课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网络上传教学录像,学生课后可以回顾复习知识注:此模板可另附纸,

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