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9.978 K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11)页,9.97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8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时长江【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的主要内容: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

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2.本课的地位教育功能: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是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学好长江这一课,能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感叹,能增强师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对长江都或多或少有一点认识,但是他们的这种认识只是浅层次的,没有上升到理性和情感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启发、点拨和引导。我们一方面培养他们对长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让他们了

解长江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本课的设计思想】2006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33集记录片《再说长江》,引起了巨大反响,我看后也深深为之感动。我想:我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再根据课

标精神,整合出一堂比较优秀的课,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条中华民族生命之河的概貌及历史——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千年文明变迁;二十年波澜画卷。【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为:1、知识

技能:①、通过看长江水系图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②、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③、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2、过程与方法:①、长江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自然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

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②、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创设情境,了解长江,增进对长江的热爱之情。②、通过

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教学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

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图文结合,配以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读图分析能力。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教具】电脑多媒体+自制的CAI课件、长江干流剖面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长江的概况〔活动〕请同学们看课本P46图2-32长江水

系图,完成活动123题〔教师小结〕1、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的沱沱河,(我们看到课本P47页看一看沱沱河的图片:这里地形平坦,河道开阔,水流散漫,象维族姑娘的辫子。)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2、湖北宜昌、江西湖口3、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4、经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

中下游平原〔提问〕我们从下面的表格中,看看长江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出示图表〕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河流名称长度(千米)位次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位次水能蕴藏量(万千瓦)位次尼罗河66701840550004亚马孙河64802

693001279002长江6300396003268003密西西比河602045800449005刚果河43705141402390001〔学生回答、老师小结〕长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在我国的众多河

流当中,长江的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余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长江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提问〕长江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讨

论〕略〔教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板书〕2、上、中、下游的特征〔活动〕读课本P47“长江干流剖面图”。〔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算一算:长江上游

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

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长江上游的特点是: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转折

〕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教师补充〕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

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提问〕有

没有解决办法?〔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转折〕另外大家注意观察“长江流域水系图”,现在请大家看长江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

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长江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板书〕(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转折〕长江的下游有什么特点?〔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

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过渡〕最后我们在

来看看人河关系:看看长江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板书〕利弊水能资源丰富水量变化大水源洪水航运航道旅游〔教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长江的特点,我们了解到长江上游的特点是: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由于长江落差主要集中在上游,因此长江水能资源也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板书: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新中国建立后在长江干流和支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水电站。请同学们看看图2-32和2-37,有哪些水利枢纽、水电站。(同学读图、

回答: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电站)同学们再看看,长江的落差主要集中在哪个区域?想一想,为什么?(答:长江落差主要又集中在源头到宜宾这一段,而水利枢纽、水电站则主要集中在宜宾-宜昌的干支流。因为宜宾以上这一段地形复杂,

工程困难,投资大)可见,长江水能资源的利用潜力还很大。想一想,除了水能资源的利用外,长江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请同学回答,生产生活的水源、灌溉、航运、旅游…同学每回答一方面,教师就结合课文展开讲述)1、生产生活的水源:(板书:水源)长江水量丰富,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人民都依靠长

江水:农业灌溉需要它,工业生产需要它,我们的生活都需要它。甚至北方地区缺水也需要调用它。2、航运:(板书:航运)长江水运价值巨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请看图2.38,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

万千米,占全国河道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的60%。3、旅游:(板书:旅游)长江浩浩荡荡向东流,沿岸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光………长江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制造一些问题。同学们说说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请同学回答,洪水、水量变化大、航道…同学每回答一方面,教师就结合课文展开讲述)1、水量变化大:(板书:水量变化大)长江虽然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用水,但各年供应的水量有多有少,少的年份会发生干旱;多的年份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2、洪水:(板书:洪水)(参5

6页第2题,历史上的洪水,58页三次洪水的比较,57页讨论、比较产生洪水的原因)3、航道:(板书:航道)(参56页:航道复杂、小船不安全、水工建筑阻碍航行、洪枯水位变化大、航道缺乏整治、码头设施差)〔教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当加强长江的开发治理

。我们该怎么做呢?〔板书〕:3、开发治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兴建水利枢纽:在长江三峡有两个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就是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早已建成发电,三峡大坝也已建成蓄水,

如今的长江三峡高峡出平湖,险峻的峭壁依然,江面变宽了,江水变深了,流急险滩也不见了。三峡水利枢纽完全建成以后,它会起到防洪、发电、航运、旅游……作用。河道整治:就像荆江整治,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恢复上中游生态:保护植被退田还湖:洞庭湖〔板书〕:兴建水利枢纽河道整治平垸行洪恢复上中

游生态退田还湖〔阅读〕最后我们用课本P48“长江之最”的阅读材料来结束我们对长江的学习。教学反思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

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及其特点。此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重

点,深入浅出、精讲精练。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是在气候和地形的基础是学习此内容的、对学生学习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帮助。学生认知障碍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长江、黄河的流域及干流特点。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