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1-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4)页,1.94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8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4《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和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2.运用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方法:视频愉快学习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等教
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播放印度的“春运”视频,印度的火车与中国的春运列车,十分拥挤,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另外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
界面积大国标出来,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承转过渡: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众多属于数量特征,那么中国人口增长具有什么特的呢?利用表格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人口的增长特点。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在数量上还有何特点?增长快。承转过渡:除
了看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外,我们再来看看历史上的情况。2/4读图分析:请同学们读图,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口增长特点有何不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呈直线增长,因为这时候开始社会稳定、无战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
善,使得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所以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承转过渡: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众多的人口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1.学生活动讨论众多的人口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42.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解析讲解: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1977年的2.59%降到1999年的0.88%,全国共减少出生人口2.5亿。仅抚养费
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到2010年出生率降到0.48%,少出生4亿多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承转过渡:我国人口数量众多,那么他们主要分布在哪里呢?1.计算推导:比较东部沿海两个省与西部内陆两个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试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差异。面积(万
Km?)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Km?)江苏10.267866山东15.39579新疆1602181西藏122300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2.利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来分析。4/4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教师讲解: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根据我国人口的分布数
据,发现并绘制了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今天已经80多年了,这条线还在地图上,没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