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元2 几种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4-九年级下册化学科普版.doc,共(4)页,36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71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之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设计及分析,巩固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及分析,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学科的综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用多种实验思想和方法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教学难点:科学探究
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检验碳酸钠的方法以及反应的方程式三、教师教法1、实验探究法2、问题讨论法四、学生学法:1、小组合作,协同探究;2、学生展示,共享成果;3、问题讨论,升华思维;4、题型巩固,加强应用。五、实验准备:大理石稀盐酸Ca(
OH)2溶液、CaCl2溶液、NaOH溶液、试管、滴管、矿泉水瓶、锥形瓶、注射器、支管、各类导管、烧杯、单孔橡皮管、U型管、气球、红墨水、蒸馏水学生分组实验: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试管、滴管、稀盐酸、NaOH溶液、CaCl2溶液、氯化钡溶液六、教学过程:[创境设疑]活动与探究:两学生演示
:将CO2分别通入Ca(OH)2、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学生】变浑浊是澄清石灰水,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老师】将CO2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能不能说明CO2与NaOH不反应?【学生】不能【老师】通过
现象我们无法判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探究的探究之旅。【老师】同学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分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填写在学案上,进行全班交流。温馨提示:先写出CO2与N
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报告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一小组学生代表展示从生成物碳酸钠存在的实验方案,预测现象【老师】请同学们思考你有哪些方法可检验
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学生】回答检验碳酸钠的方法【老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评价设计实验方案的科学性,严密性。【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检验生成物碳酸钠是判断化学反应的一条重要依据。【老师】同学们还有其它的方法证明两者的反应么?【学生】学生展示从反应
物的消耗设计的实验方案【老师】评价归纳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现象能否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学生】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导致塑料瓶变瘪。【老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塑料瓶变瘪是氢氧化钠与
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的还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果?【学生】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老师】既然是水对实验产生了干扰,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去验证。展示充满相同体积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装有氢氧化钠和水的烧杯中的图片
【老师】根据这种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很多类似的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能够反应,请学生回答每个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投影】展示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图片。【学生】学生回答现象。【老师】上述实验装置都能成功地证明了CO2能与NaOH反应,那么同学们能归纳出
上述装置的设计的原理吗?【学生】利用反应中消耗了CO2气体,反应前后容器内外形成了压强差。【老师】刚才我们通过反应物二氧化碳的消耗导致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产生明显现象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老师】同学们用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能够反应有两个思路和方法:1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产生明显现象,从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2、化学反应一定要产生新物质,通过实验设计来检验产物Na2CO3存在。【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温馨提示:认真阅读实验报告,根
据桌上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在充满同体积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的水(刻度线),振荡。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老师】进行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操作。老师评价
各组实验过程,请各组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学生】回答现象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能不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本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呢?【老师】与几位同学共同做改进创新演示实验1。实验报告2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及反应方程
式实验结论方案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案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或【老师】进行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操作,老师评价各组实验过程,请各组同学汇报实验现象,【老师】与几位同学共同做改进创新演示实验2。【学生】回答现象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与学生】
【小结】知识升华:用实验判断两种物质反应(无明显现象)是否发生反应的一般思路:通过实验设计来创造直观现象1、通过检验反应物消失来证明;2、通过实验设计来检验产物存在.【老师】拓展提升: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
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
验。(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
确,并简述理由:;(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
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学生】练习,思考。【老师】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实质: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重点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老师】请同学们用最简要的语言,谈一谈今天这节复习课的收获
或困惑。板书设计:氢氧化钠与CO2溶液反应的探究之旅无现象2NaOH+CO2=====Na2CO3+H2OCO2减少有现象特殊装置压强差Na2CO3与水作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思路:检验反应物的消失检验生成物产生气体:加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沉淀:CaCl2溶液或
BaCl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