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ppt,共(15)页,1.48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9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知“钠”善用Page2从下图中你能获知哪些化学知识?Page3初中的哪些常见物质中含有钠元素?说出它们的名称(包括俗名)和类别。画出下列四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并注明转化所需的物质或条件。Page4CO2HCl或CuCl2
、MgCl2、FeCl3NH4ClHCl或CaCl2Ca(OH)2HCl∆Page5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3、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反应4、纯碱制烧碱5、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6、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Page6画出向氢氧化钠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的pH变化图。Page7Page8请在下图混合后的烧杯中画出溶质的微观示意图。Page9①4克NaOH固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的质量最大可能是______克。②取部分变质的固体NaOH样品,加入73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p
H恰好为7,蒸发所得的溶液,得到的晶体的质量为A.13.3gB.8.8gC.11.7gD.无法计算已知:Ar:H-1,O-16,C-12,Na-23,Cl-35.5Page10根据反应过程中钠元素质量守恒,所得硫酸钠质量相等,再根据硫酸根质量守恒,所以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Page11③侯
氏制碱法得到的碳酸钠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取这种碳酸钠样品20g充分加热后,得剩余固体19.38g。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已知:Ar:H-1,O-16,C-12,Na-23Page12甲、
乙两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
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_____,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Page13【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
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可以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酚酞、___(写化学式),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一定含有的离子__(写离子符号)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
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Page14【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___(写化学式)两种溶质.猜想2:废液中含有____(写化学式)三种溶质.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
aCl2、NaCl三种溶质.【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溶液逐渐由无色变蓝绿色,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结论
与反思】猜想_____(填“1”或“2”或“3”)正确.Page15【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经过实验确认了混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以下甲乙同学关于废液成分的观点,你赞成的有_______.A.可以加入适量的石灰石或熟石灰对混合废液进行处理后排
放B.取混合废液,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则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C.取混合废液,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则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D.可以用碳酸钠溶液对废液成分中氯化钙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