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章末作业》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docx,共(5)页,261.1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9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末作业的一节习题课。本节课对酸碱盐的新课学习的归纳与整理,以习题为载体,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及相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本节课主要对气体、固体及常见的一些离子的检验、鉴别与除杂进行分别讨论,学生先根据已学知识点对这
些物质的鉴别进行总结,在课上通过相关例题进一步理解并应用,最后找出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近两个学期的化学,化学思维在初步形成。在酸碱盐的新课学习的基础上,了解了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反应条件,这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怎样灵活应用。•重难点重点:物质
的鉴别方法和除杂方法难点:如何选择物质的鉴别方法和除杂方法•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我们学习了酸碱盐的内容,今天继续来共同探讨一下关于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课前同学们分别对气体、固体和一些常见离
子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总结,现在想请大家一起来分享并讨论,我们先看第一部分,一些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思考,我们是依据什么来确定的这些气体的检验方法呢?根据以上信息来解题:1.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2.CO2和N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3.
区分空气、氧气和氮气: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4.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5.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例1.(8分)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2O(g)中的两种
,一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实验装置如下(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2浓硫酸有吸水性,常作气体干燥剂。探究实验]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方法
思考学生做题、讨论总结出气体鉴别的依复习已学知识点将知识点关联理解性(1)若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白色固体变蓝,B中溶液变浑浊,其他均无明显现象,据此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和(填对应成分化学式),B中变浑浊的原因(写出对应方程式)(2
)若混合气体的组成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实验时,先通入混合气体,目的是,在点燃D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说明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练习1.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
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Cu+CO2,H2+CuOCu+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据:1.可燃性2.助燃性3.与某些物质反应的现象例题读题、讨论并分
析质与鉴别方法的关系通过例题分析,学会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鉴别和除杂方法(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2)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3)若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
氧化碳,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4)若要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我们再来分享一下固体物质的检验方法。1.AgCl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2.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3.
黄铜与铜: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4.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5.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木炭粉、CuO、Fe3O4三种黑色粉未()6.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加水,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7.羊绒线和棉线:用灼烧的方法
区分()除去固体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1.CaCO3粉末(CaCl2粉末):加水,过滤,洗涤,干燥()2.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3.CaO粉末(Ca(OH)2粉末):加水()
4.CaO(CaCO3):高温煅烧()5.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例1.某校2018年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练习巩固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方法
复习已学知识点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a中有气泡产生a中物质是稀盐酸b中无明显现象b中物质是食盐水c中__________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_____。提示:Ca(OH)2微溶于水。【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
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__________(写溶质化学式)。有白色沉淀猜想一正确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同学们
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用pH试纸测定a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测定结果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_________。pH<7(废液显酸性)【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
,应向废液加入(写化学式)__________后再排放。总结: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都离不开物质的性质。总结:常见的固体物质检验的依据呢?(板书:①溶解性②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颜色变化③硬度④灼烧闻气味)再次强调物质性质与选择鉴别方体会固体物质性质决定鉴
别方法法时是密切相关的。依据例题解答关于一些可溶性固体在鉴别时,通常转化为离子的检验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