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doc,共(2)页,6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9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溶液的计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相结合的计算重点难点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相结合的计算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自主探究式教学过程复备记录复习引入:1.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概念: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2.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201009010059520015%新课例题1.把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如图表示的是()A.
B.C.D.例题2现有100g10%的KNO3溶液,若将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0%(此时溶液未饱和),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蒸发掉45g水B.蒸发掉50g水C.加入12.5gKNO3晶体D.加入100g30%的KNO3溶液例题3
用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200mL密度为1.14g/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A.25.3mLB.40.8mLC.45.6mLD.46.5mL2巩固练习1、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克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
盐酸50.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1)生成CO2的质量。(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求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在烧杯中加入2.
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氢气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1.课堂练习卷2.自主评价手册相关内
容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习题量略大,学生的计算速度较慢放出气体的质量/g0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0.29.8107.8放出气体的质量/g0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0.29.8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