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1-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2)页,7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7.1东南亚(2)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2.能力目标: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
运输中的地位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亚洲地理位置的过程,掌握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依此运用地图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教学
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二、导入新课:以谜语引入:大江之中——河内;长鼻盛会——万象;举头望明月——仰光(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
绍。)三、讲授新课(一)国家、首都、居民1、国家利用挂图指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技巧。读图2-3,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
里巴加湾市东帝汶(最新独立)其中与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2、首都(沿河分布)完成书上36页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读图,积极主动思考地理问题。利用37页阅
读材料分析“花园城市”新加坡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为三大经济支柱3、居民利用书40页的课文总结强调,从课文中使学生注意到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引申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从课文中找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
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二)马六甲海峡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
西亚三个国家之间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2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四、小结与练习:利用《课程基础训练》、填充图册的练习当堂巩固。教学后记:本节课读图较多,学生的活动较多,内容比
较简单§2.1东南亚(3)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
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难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
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请学生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二、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板书:㈣富饶的物产三、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
法必须先看图例。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8页图2-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总结:1、矿产资源:石油、锡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2、粮食作物:
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3、热带经济作物:简单介绍。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总结南亚的物产,完成书上练习题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
,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四、小结与练习:总结本节课知识,最后综述东南亚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目标检测和填充图册上的练习题练习。五、作业:《课程基础训练》相关内容。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
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非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