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ppt,共(17)页,1.08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6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金属活动性应用专题复习(一)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_________FeSnPbH___Hg___PtAu_____、、、()金属
活动性逐渐MgAlZnCuAg减弱2、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⑵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剧烈。⑶位置靠前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1、熟记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表,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2、熟悉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的优先次序,会分析滤液、滤渣的成分和质量变化。金属活动性顺序在中考中的应用•题型一:判断反应是否发生(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题型二:根据反应或现象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题
型三:判断置换反应后滤渣和滤液的组成•题型四: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题型五: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及生成氢气的多少练一练:•1.下列四种金属中,不能与其他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银B.铁C.锌D.铜•2.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A.R>CuB.R>FeC.Zn>RD.R>AgAB•3.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放出,X和Z无
变化,将X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Y>X>ZC.Z>X>YD.Y>Z>XD小结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a.判断金属与酸
能否反应•条件•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条件金属必须位于氢前面酸一般为盐酸或稀硫酸单质金属必须排在盐溶液中金属的前面盐必须可溶于水金属不包含K、Ca、Na2.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根据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判断: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Au、Ag)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形式
存在,其余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根据金属能否与酸溶液反应或与酸溶液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人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
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丁>丙>甲>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2、将适量的铁粉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实验现象不存在的是()A.铁粉的质量逐渐减少B.有无色气体产生C.有氯化铁生成D.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3、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够
发生的是()A.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C.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D.金属镁与稀盐酸牛刀小试:ACA练一练2•1.向一定量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
Zn,可能有Ag•B.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C.滤液中只有Zn(NO3)2•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D•方法: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从其盐溶液中被置换出来,即遵守“远距离先置
换”的原则。•如将A放入B、C的硝酸盐的混合溶液中(金属活动性顺序:B<C),A先置换出B,如果A还有剩余,才与C的硝酸盐反应。•反应后的成分判断如下:3.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临界点:b点:滤液为A的盐溶液、C的盐溶液;滤渣为B;•c点:滤液为
A的盐溶液;滤渣为B、C。•反应区间:ab段:滤液为A的盐溶液、B的盐溶液、C的盐溶液;滤渣为B;•bc段:滤液为A的盐溶液、C的盐溶液;滤渣为B、C;•大于c点:滤液为A的盐溶液;滤渣为A、B、C。•1.在AgNO3、C
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全后过滤,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B.滤渣中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C.滤渣中有Ag、Cu,滤液中有
Zn2+、Fe2+、Cu2+•D.滤渣中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A•2、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①滤液中有Zn(NO3)2、Cu(NO3)2、滤渣中只有Cu•②滤液中有Zn(NO3)2、
Cu(NO3)2、滤渣中只有Zn•③滤液中只有Cu(NO3)2、滤渣中只有Zn•④滤液中只有Zn(NO3)2、滤渣中为Zn和Cu•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AB•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一:在
三支分别装有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的铝条(如图)•【实验现象】①、②试管内始终无明显现象,而试管③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但片刻后出现大量的气泡。•【分析反思】:试管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试管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
将实验1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片刻后发现有气泡冒出,并有紫红色固体析出。【现象分析】析出紫红色固体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得出结论】该探究实验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更铝条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强2Al+3CuSO4=Al2(SO4)3+3CuAl2O3+3H2SO4=Al2(SO4)3+3H2O小结: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反应次序滤渣和滤液成分反应条件金属
活动顺序金属与酸反应反应条件有关计算反应快慢你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