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2-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doc,共(4)页,5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6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第1课时;共2课时课题:中和反应课型:新授课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案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如何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但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H+和OH-能同时存在于
溶液中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又是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课是在第二节探究酸碱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酸和碱的性质,教学起点定位在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有关中和
反应的探究活动,最后得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实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②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②通过合作
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③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通过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
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
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
好的基础。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法并辅助多媒体课件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1)中和反应及其实质(2)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2、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为什么酸和碱具有共同的性质?学生回忆刚刚学过的知识。复习回顾,为新知
识的学习做铺垫。【投影】酸碱指示剂和酸碱度的知识再现习题酸(H++酸根离子)1.常见的酸.2.酸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这说明了酸中含有。碱(金属离子+OH-)1.常见的碱有.2.在碱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加入
无色酚酞溶液变色,这说明了碱中含有.师生互动回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点拨】同学们做过好多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现象。如果将实验室常见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呢?猜测,疑惑。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实验探索】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结
论】无明显现象不解引起认知冲突。【提出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生反应了吗?你有什么猜想?【猜想】二者没发生反应;二者反应了,但现象不明显„„发散学生思维。敢于合理猜想的探索精神。【演示实验】:《白
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提出问题:利用我们课题1学过的知识进行大胆猜测,实验中可能用到了哪些试剂。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老师揭秘实验原理。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猜想、讨论。白酒是酚酞试液,向酚酞试液中加碱溶液,溶液变红,然后再向溶液中加的是酸溶液。得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激发学生兴趣,让学
生大胆猜想,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演示动画】(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反应实质: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了水。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观察微粒见的相互作用手动黑板上演示动画,化微观抽象为直观
形象,易于理解。【提出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反应呢?【感悟探究】屏幕打出探究步骤学生认真阅读后,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结论】二者也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归纳总结】实验证明,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中和反应:酸和碱
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认识中和反应定义。呈现定义。突出重点。从微观上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怎样的?【演示动画】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过程【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H+和OH-结合生成H2O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的
实质。突破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一难点的理解。【课堂小练习】1.在滴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加酸前后溶液颜色依次为()A.红色、无色B.无色、红色C.红色、蓝色D.蓝色、无色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a(OH)2+CO2=CaC
O3↓+H2OB.CuO+2HCl=CuCl2+学生动手动脑检测与反馈,巩固概念。H2OC.Cu(OH)2+H2SO4=CuSO4+2H2OD.AgNO3+HCl=AgCl↓+HNO3【学以致用】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布置任务:阅读教材,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指导学生交
流,并让学生回答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医疗、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小组内交流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反思总结,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总结,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
和方法情感上的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再点拨。学生谈收获。这样鼓励了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中和反应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广泛应用的认识,进行自评与互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七、板书设计:一、中和反应: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
应。2、中和反应实质:H++OH-=H2O二、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八、评价与反思:课程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以学生已有认识化学反应对应一定的现象切入
点,以观察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认知冲突为入口,探索了酸碱之间的化学反应,认识了中和反应的定义与反应的实质,讨论了生活中中和反应的用途,体会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服务于人类生活的这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