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56.000 KB
  • 2022-11-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doc,共(8)页,5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6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设计《物质溶解的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固体物的溶解度的定义、固体物质溶解度表示的意义;影响固体物质溶解的因素;2、溶解度曲线图的画法、溶解度曲线图表示的意义,会利用溶解度曲线图解决相关的问题;3、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会判断易容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容物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固体物质度的定义、表示的意义;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应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教学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定义、溶解度表示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课

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2、为何说饱和溶液时我们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二)情景质疑,引入新课设疑物质的溶解性用什么来衡量呢?也就是说以什么标准来比较物质溶解性

大小呢?看下面这个问题:前面我们已经做过氯化钠和硝酸钾溶于水的实验,如果让你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哪种物质的溶解性强,你将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小组讨论)结合以下情境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1、用一杯水溶解氯化钠和用一大盆水来溶解硝酸钾,是否具有可比性?2、用热水溶解氯

化钠和用相同量冷水溶解硝酸钾,情况会怎样?是否有可比性?3、用相同温度和质量的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一个达到饱和状态,一个没有,情况会怎样?是否有可比性?4、用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

溶液均达到饱和状态,却未记录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是否能比较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归纳总结,得出实验方案:3取两个玻璃杯,分别向里面倒入100克20摄氏度的水,向其中的一个烧杯中加入NaCl使之形成饱和溶液,向其中的一个烧杯中加KNO3使之形成饱和溶液,哪

种物质溶解的质量多,哪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强。(从而引出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三)新课讲解: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

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克溶剂(一般指水)溶液状态:饱和状态单位:质量(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教师举例讲解)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4、固体物质溶解度表示的意义:例1氯化钠

在20ºC的溶解度为36克,其含义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其含义是:在20ºC时,氯化钠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36克。4或说:在20ºC时,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克氯化钠。练习:(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提问)1、20º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其含义是什么?2、20ºC时向50克水中放入30克氯化钠,所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讨论与交流(同桌讨论,教师提问并给予指导)(注重考查学生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四要素的掌握)判断下列

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④20℃时

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讲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何来体现呢?(引入溶解度曲线)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图的画法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采用描点的方法把

温度5与溶解度数值对应的点描出,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构出了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4)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是的溶解度大小注意:1、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2、曲线的陡峭程度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讨论:(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讨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1、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硝酸铵、氯化铵等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练习:1,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1)、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物质_______(2)、M点表示在__ºC时A和B和溶解度___,在__A物质的溶解6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的含义是___

_____,(2)当温度为t1º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当为t3º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教师讲解,根据物质在20摄氏度时溶解度的大小对物质进行分类)7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g(20℃)>10g>1g<1g<0.01

g练习: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溶物质。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四)课堂小

结: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定义的四要素。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3.固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4.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五)布置作业:1、课本39页活动天地8-22、思考老师上完课时留的两个问题。板书设计: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81、定义:2、定义的四要素: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1)内在因素(2)外在因素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示的意义:二、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画法: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

系: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