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2)页,15.64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的第一课时,需要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和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所要突破的的重难点是掌握世
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结合本节课的备课过程和上课过程做以下反思。一、成功之处在于: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2.问题设计逐步加深,环环相扣。让学生利用
前一个设问中所掌握的知识点或读图技巧解决下一个知识点中老师的设问。3.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进行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南北
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4.学生上课过程中主动参与性强,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
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要自学的题目,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出,再相互说明所找的内容,记住重点知识,进一步上黑板前展示,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
识和能力。二、教学不足之处:1.课后总结太简略,应该多花点时间在总结上。2.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现象,有效提问方面还有待于加强。3.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4.没能完全放
手,讲的过多。三、今后改进之处:1.注重教学语言的精炼;2.备课时把时间也备进去,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好时间,做好小结。3.以后要用心去准备,多搜集各方面的材料,每节课都有它的突破口,每节课都可以上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