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3-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6.000 KB
  • 2022-11-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3-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3-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3-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doc,共(4)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5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2制取氧气教学设计课时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精神、化学新课程理念和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信息教学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化学教学环境,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内容结构看,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突出的是反应原理,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突出的是实验方法。因此,第一课时的教学应是突出原理教学,突破的教学难点为催化剂的定义。在

此基础上,简要学习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方法(简单讨论装置),而在第二课时,则是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结合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的对比,突出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方法,从而形成对实验室制取

氧气知识的完整认识。3.学生情况分析: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氧气制法的了解甚少,不明确、不系统,但是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有一定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可能有:氧气制取的过程,如何选取仪器组装装置?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二氧化锰是催

化剂,学生对其理解和认识有一些难度。4.教学方式:本课时教学的基本思路:“情境创设引入课题——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师生互动交流成果——课堂演示突破难点——总结归纳感悟内化”,它是体验、探究、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催化剂的定义与特点,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2)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

)通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较、总结、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解释

和结论,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之美、生命之美和物质之美。6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难点: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催化作用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8支试管(4支试管实验,4试管备用)、10%过氧化氢溶液、小木条、火柴、酒精灯、集气瓶、带孔橡皮塞,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盛有少量10%的过氧化氢溶

液的塑料瓶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用ppt展示如下一首化学小诗,和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看看它赞美的是什么,同时感受所赞美的物质之美。“是谁,让人们在深海、山巅自由呼吸?是谁,带给垂危病人生的希望?是谁,在焊接与切割间自由驰

骋?是谁,纵火生钢?又是谁,让铁火星四射;镁、铝白光耀眼?”同学们肯定会说出所赞美的物质是氧气。由这首小诗再结合上节课做过的氧气性质实验,我们知道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要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得多,实际上,除了普通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等

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就可以了,但是在生产和科研等许多领域中,更多的是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如何得到纯净的氧气?引出课题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标题——3.2制取氧气,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教师活动】出示学习

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复习如何检验氧气?提供准备的充满氧气的试管进行检验引导学生认识双氧水、二氧化锰,完成学案自主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明确活动任务,分组协作完成以下实验,并完成学案科学探究表格。实

验1:取约4ml10%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推断。实验2:老师演示提前几天常温放置的盛有10%过氧化氢溶液的塑料瓶,解释并检验。实验3:取少量二氧化锰装入另一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推断。实验4:取约4ml10

%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第3支试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推断。实验5:待实验3的试管内的液体不再放出气泡时,重新加入约4ml10%过氧化氢溶液,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记录实验现

象并作出推断。【教师活动】根据实验结果与学生讨论,教师用ppt逐题呈现。实验1木条没有复燃,教师出示准备的塑料瓶(常温下存放了一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有复燃的现象。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能产生氧气,但速度

很慢,量较少。实验3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二氧化锰在常温下不能放出氧气。实验4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促进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放出氧气,这些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实验5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继续促进过氧化氢溶液放出氧气,此实验可重复进行,证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

有改变。提问: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分析探究二氧化锰质量不变的局限性,寻找替代品。【查阅资料】鸡血、土豆、动物肝脏、氧化铁、铜、红砖粉末、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等多种物质都能加快过氧化氢放出氧

气的速率。改用铜片代替二氧化锰继续探究,验证铜片质量的变化。【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完成学案实验2表格。【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将铜片放入盛有1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有大量气泡产生,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验证了铜片对过氧化氢放出氧气的速率的加快作用,然后取出铜片,擦拭干净后称量,记录铜片的质量。之后在放入试管,让铜片继续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过几分钟后取出铜片再称量,记录铜片质量,前后两次不变。根据实验结果,与学生互动讨论交流。

形成共同认识:铜片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教师讲授】催化剂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2.特点:一变二不变“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注意:改变:可以是加

快、也可以是减慢)。“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知识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催化剂的有关常识。“针对性”,对某个反应有意义。“多样性”,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不变性”,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教师活动】教师引

导学生写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如何组装发生装置,认识基本的发生装置图。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收集装置图。【课堂总结】【课堂练习】用PPT进行随堂练习。【板书设计】3.2制取氧气一、催化剂:1.定义:2.特点:一

变(改变其它物质反应速率)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性质不变)二、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H2O2H2OO2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