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学案-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doc,共(3)页,8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4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导学稿】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金属和金属材料课型:复习课【知识结构】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色(铜为色,金为色)(3)有良好的性、性
、延展性3、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6)熔点最高的金属(7)熔点最低的金属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
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一般说来
,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硬度比各成分,抗腐蚀性能4.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资源、是否、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练习⑴薄铁板、细铁丝稍用力就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这一现象说明铁具有性质。⑵油罐下
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用了铁的性质。⑶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性质。⑷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说明铁有性;铁块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明铁有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条件现象反应方程式MgAlFeCuAu、Ag结
论2、金属+酸→盐+H2↑金属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锌铁铝铜不反应结论:。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实验操作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变化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
中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结论:1.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SnPb()PtAu金属活
动性由强逐渐减弱(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的金属能把位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四、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铁的冶炼(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
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2)药品: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3)装置图:(4)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④给氧化铁加
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5)现象:,,(6)化学方程式:(7)注意事项:与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再,实验完毕,停止,继续至。2、铁生锈的原因;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课堂练习】1、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
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袋内
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3)将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写化学式)2、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和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
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A.Ag、ZnB.AgC.ZnD.Ag、Fe()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
、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3.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
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钛铁矿,主要成分为TiO2、Fe2O3等,若用CO还原这种矿石,其
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反应。4、把含杂质20%的石灰石125g,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⑴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⑵稀盐酸的溶
质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