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2-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doc,共(3)页,6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3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3页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性质的探究一、探究目标:1、掌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和用途。2、知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转化方法。3、氢氧化钠变质过程的探究。二、探究过程:(一)“身份揭秘”--基础知识温习与检测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独立完
成下列表格,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比较:NaOHNa2CO3物质类别俗称、、、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于水热。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溶液变变无色酚酞溶液变变与稀盐酸
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不能反应的原因是:化学方程式:现象: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①固体具有性,可做某些气体的。②在生活中可用于除油污,是因为。等等广泛用于玻璃、造纸、
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制法:用石灰乳和纯碱的混合物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侯氏制碱法:第一步:将CO2和氨气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第二步:加热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第2页共3页学习指导(二):请同学们对照课本,两人互改,并用红笔纠正错误,演板的同学请同桌进行批
改。(二)”纠纷调解“------辨析与突破1、碳酸钠(即纯碱):我的俗称的由来(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写出操作、现象、结论)(2)某同学说:“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你认为这种推理(填“正确”或“不正确”
)。2、氢氧化钠:我为什么会变成你的模样?(1)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所用试剂或或。(不同类别的物质)思考:能用无色酚酞吗?为什么?(3)某同学欲探究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还存在氢氧化钠,即变质的程度,请你帮助他
完成下列探究方案:3、氢氧化钠:还一个纯净的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变质生成碳酸钠。若除去已变质的Na2CO3应进行下列的操作: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的溶液,然后(填操作),取滤液蒸发得到氢氧化钠固体。化学方程式为:。(三)“中招风采”--------
巩固与提高学习指导(四):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第5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成第5小题,并确定好各小组的展示发言代表。(2012年河南)5、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来@(I)取一定量的
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震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II)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提示: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要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
实验步骤.[来#反思: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为了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我们要先用溶液除去,再用等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探究目的探究步骤预计现象结论目的:1):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你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填“未”、“部
分”、“全部”)证明: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2):向1)所得溶液中滴加现象:溶液变红第3页共3页(四)“魅影再现”-------自测与评价学习指导(五):独立完成第6题,时间5分钟。完成的同学请对照参考答案,进行自改
。做好自我评价,并写好本节课“我的学习小结”。6、(2014年河南)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你选择的实验装置以及
实验现象是。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2)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中国*&教【小结】我本节的收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