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664.000 K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4-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66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5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3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等。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盆地5种地形。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估算山顶的海拔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情感目标: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地形。【教学难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缓急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上节课所学的陆地基本类型,提问:你还记得这些地形吗?2、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通常会通过读这个地方

的陆地地形示意图,去了解那里的地形状况。3、可是,你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应用这种图来判断地形。4、揭示课题二、合作探究:1、看图了解: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的特点?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2、自学尝试:阅读课本P37——P39,完成《基础训练》P19的“预习尝

试”3、探究新知:(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地形: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它们与等高线有什么关系呢?(2)课件依次出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的地形特征和表示方法。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部分(低凸为脊)山谷:等高线向

高处凸出的部分(高凸为谷)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一般用锯齿状表示盆地:四周高,中间低(3)小结(4)趣味游戏——史上最酷的等高线(看手背记地形名称)4、课堂练习:(1)甲乙两处比较,等高线较密的是_____,较稀疏的是_____,你能看出哪一处坡度较陡,哪一处坡度较平

缓?得出结论: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练习卡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A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_,G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__。(2)B、H两点中坡度

较陡的是________。(3)CD、EF两处中表示山谷的是______。(4)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乙山位于甲山的____方。1、判断图中各字母所处的地表形态:A______,B____

___,C______,D______,E_______2、山顶A的海拔为_____米,它相对于F地的高度为____米。3、假设全班同学在该山举行一次登山比赛,起点为500米高度的半山腰,你愿意从甲坡爬到山顶,还是从乙坡爬到山顶?请说出你

的理由。三、知识延伸: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橙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褐色表示E高山,白色表示冰雪,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四、课堂小结:五、巩固自测:1、教材P39活动2题的(1)(2)

(3)题2、《基础训练》P20“巩固自测”T3六、板书:学看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鞍部山地(山顶▲)山脊(低凸为脊低凸为脊))山谷(高凸为谷))陡崖(锯齿状)盆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30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