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5-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2)页,1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4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教学目标1、读图描述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读图文资料探究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等地理环境特征。3、归纳台湾省主要自然资源及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重难点1、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教学指导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
展示课件,学生读图回答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轻松积极氛围,激活学生思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课件展示图片长城、天坛、桂林山水、布达拉宫等让学生识别,再学生识别完图片后再播放《阿
里山》MV让学生识别,判断视频中的民族景点,诗歌《乡愁》,用诗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台湾省。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体会诗中台湾与祖国的骨肉之情。调动多种感官;创设诗意情境;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的热情,揭示本节课题。2、读图,归纳主要
信息课件出示台湾在地球上位置图、台湾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图中信息,看看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大陆哪个省最近,读图归纳出台湾地形、气候等特征。使学生加深对地图的阅读以及归纳能力,在学习中明确方向。培养读图以及归纳地理事物能力。3、案例活动教学学生分组讨论课堂活动,利用
比例尺计算台湾与祖国的距离,阅读书中资料。根据比例尺量图计算福州到基隆,厦门到高雄的距离。阅读活动资料,讨论回答问题该部分主要是通过地理的位置计算,从而得出台湾与祖国的距离很近,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总结该部分要点根据同学们的读图以及归
纳情况,教师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并且引出下课时内容。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的基本知识。二、美丽富饶的宝岛播放台湾农产品图,引导学生归纳台湾丰富的资源。掌握台湾农产品的的基本情况,了解台湾是一个富饶的宝岛。⑴位置: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东海
、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之间。⑵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⑶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地缘、血缘、历史和文化渊源。(P34中的活动2)⑸自然环境:①地形
: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③资源:水果、森林、盐库④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樟树是台
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