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5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4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科(版本)人教版初中地理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读“台湾地形图”“气候图”,掌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通过读“台湾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理解台湾被称为“宝岛”的原因;通过读“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图”,
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总结概括台湾地形、气候的特点,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可操作性,让学生上台对地形图进行勾画、圈点,从而更直观更深入地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特点。。3.情感与
态度:通过欣赏视频、图片,激发学生对台湾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渴盼。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教学难点]台湾经济发展特点。措施:教学中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媒介,结合学案设计,实现师生互动。
教学环境录播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随机点名软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一、导入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由视频导入,师:台湾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唯一没有被收复的省份,可以说台湾是我们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了解台湾,首先请看视频。通过观看视
频,领略台湾的自然及人文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情上热爱台湾,期盼台湾回归祖国。自制视频,配以歌曲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给我一杯长江水啊长江水”低回哀婉的歌声中浸透着难以言说的乡愁,从情感上唤起学生对台湾的
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二、新课讲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特征)提问:1.台湾的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台湾的范围?(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师明确:台湾省不等于台湾岛3.读“台湾省地形图”,分析台湾主要地形、山脉分布。4.台湾的的气候、特征(热
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明确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分割的领土,祖国一点都不能少导入“中国政区图”请学生到白板上圈画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北回归线,由此引入纬度位置导入“台湾省地形图”导入“台湾省地形图”利用软件的分
组功能请同学抽出回答问题的小组导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及降水量柱状图三、合作探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合作探究:地形对气候(气温和降水)、人口分布的影响。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总结。由ppt模式切换到白板教学教师提供参考图片,学生通过研究地形图、气温降水图
等,自主探索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落实课标: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切换白板,导入台湾地形图、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人口分布图,拖动、放大,利于学生读图、析图,提高课堂效率。四、合作探究美丽富饶的宝岛
过渡:台湾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多山、多水、气候温暖,这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怎样的物产资源呢?学生通过分析对比,自主探索得出结论,突出教学重点,调动导入“台湾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1.小组合作,结合“台湾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说出台湾有哪些物产,由此得到什么美称
?(组内交流合作、派代表发言)2.教师出示台湾物产图片,生抢答台湾的美称。(各组按成绩分为一到四号,教师按题目难易程度提问各组不同的组员)学生积极性。五、合作探究外向型经济在不同的时期,台湾是如何调整产业出口方
向的?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特点导入农产品、纺织、软件等图片六、巩固练习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点的练习单项选择题强化基础知识利用软件点名功能,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七、结束语结束语跟大家共同学习了台湾,很遗憾我没有去过台湾,但是当我有机会站在厦
门的海边,遥望台湾海峡,心里还是情不自禁地感慨:我在这头,台湾在那头,这湾浅浅的海峡,盛满了悠悠的乡愁。期盼祖国早日统一,期盼台湾早日回家。情感升华改编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期盼祖国早日统一,期盼台湾早日回家,这种情感上的诉求希望唤起学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