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2)页,17.63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4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下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四大地区分布图和地形图,描述黄土的位置范围。2、查阅相关图文资料,能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及黄土地貌的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看法3、查阅资料,联系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说出黄土高原容易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4、体验
浓郁的黄土风情,认识其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对民风民俗的影响教学难点: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中描写黄土高原的文字导入。二、认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1、出示黄土高原景观图,比较
其与其他高原的不同,总结黄土高原独特地貌特征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黄土高原进行考察,并提出自己观点问题:(1)黄土高原在哪儿?(2)地貌特征是怎样的?有哪些类型?地貌是怎样形成的?(3)黄土是怎样形成的?(4)黄土高原容易水土流失有哪些?其危害是什么?如何治理3、学生
汇报交流,老师引导点拨,及时反馈小结:黄土的成因与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提示:从黄土特性、地形、气候、植被、人们不合理生产活动方面思考回答黄土高原容易水土流失的原因。转折: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
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发展呢?4、探讨治理水土流失措施。(1)观察课本29页活动题1题图6.34,分析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2)结合30页活动题探讨各种治理措施的作用和效果(3)展示一些实例,认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好处,对黄土高
原的未来作一个展望。三、了解黄土风情1、出示窑洞图片,分析其特色、好处,认识窑洞是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一种传统民居2、播放《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感受信天游的艺术魅力,认识其与当地地形地貌的关系3、学唱信天游,培养对
这种民歌的热爱之情。四、回顾所学,畅谈收获。五、板书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位置、范围二、黄土的成因三、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四、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五、水土流失治理措施